【江医情怀】经得起检验的“扫雷人”
“扫雷人”
“扫雷人”
扫雷人”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12月持续至今,有一线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任劳任怨;有一批后勤保障人员,默默奉献;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面临着疑似、密接、发热等待查患者的血液、体液、咽拭子等危险样本,与病毒近身作战,直面交锋。他们签发的一份份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更是老百姓的“通行证”、心中的“定心丸”。他们就是疫情防控战的“扫雷人”——中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团队。
坚守岗位不退缩
我院检验科就有这样一支由24名检验师组成的“扫雷人”队伍。疫情期间,他们除承担医院所有病员、健康体检者的标本检测工作外,还承担了全县应急性核酸标本检测及医院所有核酸标本检测任务。每天平均要完成2200人次的核酸标本检测,最多的时候达到17000人次。
......
为了无数个“早一点”,他们选择了无数个“不回家”
6个小时,8个小时,把自己包裹在高度密封的防护服里,像钉子一样“钉”在工作岗位上,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是他们的常态。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及前前后后,是核酸检测的高峰时段,12个小时的加班也是他们的常态,遇上紧急应急,20个小时的工作也是正常。
如果说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在检验科手里握着的就是“信号枪”,决不能发出错误的信号。于大多数人而言,核酸采样只需几秒钟即可完成。但是对于检验人来说,每一份标本送到核酸检测实验室,都需要经过标本转运、标本签收、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报告签发、报告审核、信息发布等一系列步骤。面对精细而高强度的检测工作,他们争分夺秒,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即使是超负荷的工作量,他们也丝毫不敢懈怠检测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和流程,保证百分之百不出差错。
从2020年6月至今,他们共圆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任务699000人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精准、有力的数据保障。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速度,2021年1月,他们又启用了核酸快检,将新冠核酸检测的报告时间最短缩小至60分钟,至今已完成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72688人次。
闻令而动显身手
2021年11月成都疫情形势紧张,2022年1月郑州告急,2022年3月吉林请求支援。接到四川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后,检验科人人积极报名,希望为疫情防控贡献更多的力量。科室在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了业务技术骨干代辉、龚丹、周英、曾海玲、王春菊奔赴成都、河南、吉林一线紧急支援。他们有的是半夜接到出发的命令,只能够匆匆地看一眼睡梦中的孩子,依依不舍地和家人告别,就登上了出发的列车。有的是正在实验室上班中接到出发的通知,只在电话中与家人和孩子说一声“我要外出几天,工作结束很快就会回来”,便匆匆出发。
疫情还没有结束,疫情不止防控不息检验不停。为了打赢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江医检验人将继续同奋斗共努力,竭尽所能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