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发病率一骑绝尘,还带性别歧视......这个问题你不来管管?
面色蜡黄、皮肤粗糙
美妆、护肤都拯救不了的颜值沦陷
怕热、多汗、心慌、脾气暴躁
动不动就emo、火药桶
消瘦、体重增加、水肿、脖子粗
刚买没多久的衣服就不合身了
……
如果你也这样
别一来就对号入座更年期
(点击更年期get更多干货哦)
也别怪自己不会身材管理
可能是你的「甲状腺」在“闹脾气”
甲状腺个子不大、压力不小
近年来发病率一骑绝尘
并且它“重女轻男”
据统计
女性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是男性的4倍
甲状腺癌发生率是男性的3倍
稳住别慌
德医君带着“大队伍”来帮忙了
5月25日是每年的「世界甲状腺日」
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核医学科、
超声科、耳鼻喉科
像多科联合义诊这种福利
必须为大家安排
「世界甲状腺日」义诊活动
时间
5月26日(9:00-11:00)
地点
医院门诊广场
义诊团队
内分泌科、甲状腺血管疝外科、核医学科、超声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01
什么是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喉结下方,平时摸不着,也不起眼,但却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用于调节人体代谢、维持人体体温、把控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人体内甲状腺出现功能异常,分泌过多或过少的甲状腺激素都会引发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
02
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哪些症状?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
►
甲亢
►
如果更容易出汗或怕热,或者出现易躁动、吃得多、饿得快、消瘦、心慌、脖子粗等症状,可能是甲状腺活动过度即甲亢的表现。
►
甲减
►
如果更怕冷,或者易出现疲劳、便秘、皮肤干燥、体重明显增加等症状,可能表明身体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患有甲减。
►
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结节指甲状腺内的肿块,是一种最常见的甲状腺异常。
甲状腺结节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大多数是在体检中发现。(划重点:重视体检)
03
得了甲状腺疾病怎么治?
新生儿出生时会筛查甲状腺功能是否健康,这一检查的开展能够尽早发现新生儿中甲减、甲亢等疾病,及时治疗。
►
甲亢
►
初次发病、病情较轻的年轻人、或者孕妇和高龄患者,首选药物治疗;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疗效差、病情反复、药物副作用及合并其它脏器损害者,建议碘131治疗,部分特殊病例也可采取手术治疗。
►
甲减
►
一般采用替代治疗方法,也就是补充甲状腺激素。
温馨提示:甲亢”和“甲减”有些需要治疗,有些可先观察,建议先就诊内分泌科,可抽血查甲功。
►
甲状腺结节
►
若是较小的良性结节,建议每6-12个月复查B超,定期随访即可;
若良性结节较大且有局部压迫,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手术;
若确诊是恶性结节,或有恶变倾向,建议尽早手术,术后按医嘱坚持服药。
虽然结节不一定是癌,但近年来甲状腺癌在不断刷新“存在感”,但也别慌,大多数甲状腺癌相对“善良”。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是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决定,建议就诊「内分泌科」和「甲状腺血管疝外科」。
04
呵护甲状腺,关注女性健康
今年世界甲状腺日主题为“呵护甲状腺,关注女性健康。”
有数据显示,甲状腺疾病中甲亢及甲减的发病率存在男女差异,以女性更多见,部分疾病比例甚至达到8-10:1,其中甲亢在20-50岁的女性显著高发,甲减女性患者比男性高8-10倍。
除了上述症状外,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还会出现月经紊乱、月经稀少,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如增加心血管风险、可导致不孕不育、危及妊娠等。
尤其是育龄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否,与优生优育密切相关。是否所有的女性孕期都需要补充优甲乐呢,肯定不是。孕前的甲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孕前甲状腺功能异常:
1
若孕前检查提示甲亢,需要及时就诊,评估是否药物干预;建议待甲功正常后考虑妊娠。
若为长期治疗甲亢患者,建议遵医嘱停药后,甲状腺功能稳定再考虑妊娠。
2
孕前甲减,对于该部分女性,建议甲减纠正后考虑妊娠(具体甲功建议至内分泌门诊就诊),整个孕期需要持续用药,且监测甲功,及时调整用药。
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
1
甲亢:部分女性在孕早期检查提示甲亢,部分需要长期治疗(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指标予以鉴别);
部分女性是因为孕早期激素变化导致甲亢,可予以监测甲功变化。
2
甲减:若在孕后检查提示甲功异常,需及时就诊。(需注意孕妇TSH控制范围与正常人群不同)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流产、影响胎儿发育等严重后果。
建议整个孕期遵医嘱监测甲状腺功能。女性建议在分娩后一个月左右复查甲功。(胎儿在20周左右甲状腺功能发育完全)
甲状腺疾病忽视不得!
若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症状信号
请及时前往医院看治!
甲状腺疾病预防小贴士
适度摄碘,避免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定期体检,不吸烟,不饮酒,减少放射线,暴露保持心情舒畅。
-End-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