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药师,健康随行】小满节气养生——推荐两款药膳
小满,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满”有雨水盈满之意。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我们南方雨水渐盛,降水频繁,暴雨开始增多。同时来自南方海洋的暖湿气流活跃,也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空气湿湿闷闷的,给人一种粘腻的感觉。《灵枢·本神》论养生时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此时养生方面应注重健脾利水安神。
绵陈赤小豆茯苓鲫鱼汤
功效:清热利湿,利水消肿,健脾宁心安神。
推荐人群:口淡无味,脾虚食少,肢体沉重,水肿,心神不安,容易失眠者。
材料:绵茵陈10克、赤小豆20克、茯苓15克、鲜鲫鱼一条(约400克),3-4人份。
做法:
1.先将绵茵陈、赤小豆、茯苓清洗后浸泡15分钟;
2.将鲫鱼去腮、刮鳞、去内脏、刮去腹腔内黑膜后洗净,加少量食用油略煎至鱼身两面金黄色;
3.将鲫鱼和其它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3500ml,武火煲10~15分钟后改小火煲1小时,食前5分钟加入生姜3片去腥,调入适量食盐,饮汤吃鱼肉即可。指导老师点评:
民间谚语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节间,雨水较多,湿气困重,人体容易产生口淡不欲食,肢体沉重困倦,精神怠惰嗜卧,舌苔白腻厚,脉缓等症状。膳中绵陈味苦辛,微寒,长于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其能除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绵陈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并有保肝,降低血脂、降血压及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成分,具有利尿和抑菌作用,善于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茯苓味甘淡,性平,含茯苓多糖、茯苓素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其具有利尿、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擅于利尿渗湿、健脾宁心。搭配温中辟腥的生姜,利湿的鲫鱼一起熬汤,适合湿困脾胃、水肿、尿少、易失眠者食用。
小满,夏季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黄经带60°,正所谓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苦菜已经枝繁叶茂;之后,一些喜阴的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三候是指麦子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开始成熟。预示着炎夏已经到来,此时人体阳气盛,心气旺,心在五行中属火,容易出现心烦易怒、心神不宁、口苦、失眠等症状。养生应顺应天时,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重视对心的养护,养心利水安神是关键。
灯心凉瓜百合莲子排骨汤
材料:凉瓜一根、生灯心草8克、百合20克、莲子15克、排骨500克,4-5人份。功效:清热除烦,养心安神。推荐人群:心烦易怒、心神不宁、口苦、失眠者,同时适合于夏季天气炎热时食用。做法:
1.凉瓜洗净去囊切厚块,备用;
2.灯心草洗净备用;
3.百合,莲子洗净浸泡20分钟;
4.猪排骨斩件洗净,焯水,洗净血沫后放进瓦锅,加水3000毫升。再将莲子,百合,灯芯等一并放进锅内。武火煲开改文火继续煲40分钟,此时加入凉瓜再煲20分钟,最后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指导老师点评:
夏季饮食养生要顺应暑热,宜减少肥甘厚腻,多用清凉甘淡。宋代医家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序例上·衍义序》言:“善养生者,不痨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是说,一般善于养生的人,都不会使自己心神疲劳,也不会让自己的身体过于劳累,这样的话,形神俱安,祸患便不会来到。与之相应,夏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养心,在于精神调摄,并保持愉悦而稳定的情绪为宜。膳中凉瓜即为苦瓜,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味苦,性寒,功善清热解毒、降血糖、改善食欲;灯心草味甘淡,性微寒,长于清心火,利小便。百合味甘,性寒,善于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莲子味甘涩,性平,擅于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搭配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的猪排骨。既能清热除烦,养心安神,又能补脾润肺,适合夏季天气炎热时食用。
供稿:黄婵(指导老师:邓敏)编辑:办公室宣传审核:熊霸、曾荣
茂名市中医院微信订阅号
茂名市中医院微信服务号
电话:0668-2222222
地址:茂名市油城五路7号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