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医院建设】生死时速木棍贯穿颈部危在旦夕 医术精湛 MDT全力救治化险为夷
5月6日上午8时,南雄的丁先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慎从2米高处摔下,颈部被一根直径3cm木棍横行贯通,场面吓人,情况危急,家人将患者急送到当地医院后直接转送至我院救治。
●●●●●●●
12时,患者送达我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木棍裹挟着衣服从右颈喉水平胸锁乳突肌出皮肤插入,斜行向后下方贯穿到左颈肩部皮下,医院迅速启动绿色通道救治。
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当务之急是明确损伤程度及后续处理,现场医务人员将情况向医务科汇报后,急诊予其行血液相关化验、心电图、颈胸部CT检查,并紧急送达手术室。
闻讯赶来的头颈乳腺外科、麻醉科、胸外科、耳鼻喉科、内镜中心、影像诊断科、输血科医务人员立即组织进行多学科会诊(MDT),通过仔细体格检查,反复仔细阅读CT片及急诊胃镜检查,发现木棍是从右侧颈部穿入,在右颈血管鞘浅面、喉的后方紧贴椎前间隙穿过,再继续前行于左侧颈血管鞘后方行进左侧颈肩部皮下,梨状窝、喉、食管及颈部血管损伤情况不明,如果血管有损伤,在拔除木棍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不可预知性。
现场参与MDT讨论的医生一致认为,木棍断端粗钝,且在损伤过程中裹挟着衣物,其作用力方向应该是沿着疏松薄弱的地方,应该不容易损伤神经血管,且平滑肌有“自保护”功能,遇外力刺激有自动回避功能,所以可以考虑充分暴露木棍后直接拔除。此外手术还考虑到意外情况,需做好大血管损伤抢救的准备,配大量同型血备用,且相关科室医生全部现场待命,随时投入抢救工作。
手术预定方案是切开木棍入口处皮肤,逐层入路充分暴露木棍,在直视下行衣物取出术,同时做好大血管破裂出血止血修补术的应急预案。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郑万铭评估患者病情,颈部被横穿木棍锚定,造成颈部活动受限,张口困难,气管移位;且患者饱食,胃内潴留物多,麻醉诱导插管难度极大。
12:20在麻醉科副主任万震威、陈文医生在场协助,开放深静脉通路、桡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麻醉诱导后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发现咽喉肿大、大量分泌物,及时调整喉头位置,最终插管成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手术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12:30手术开始,由头颈乳腺外科雷睿文主任主刀、张凯博士协助,按术前预定计划进行,探查结果与术前病情分析完全一致,木棍完美的避开了所有重要结构,未出现食管、气管、神经及血管的损伤,但是怎么拔出木棍而不损伤周围结构是个难点,毕竟木棍与周围组织接触面很粗糙,暴力拔除容易带来副损伤,奇巧的是患者木棍刚好被一层衣物包裹着,相当于刀放在刀鞘内,“拔刀留鞘”可以减少损伤,因此术中想办法把衣物原位保留,先把木棍拔出再拉出衣物,从而顺利完成异物取出术而未出现并发症,手术仅历时20分钟即告结束。
据头颈乳腺外科主任雷睿文介绍,“这个手术的难点在于:气管插管困难、胃潴留带来的误吸风险、受伤部位的特殊性等,拔除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擦破血管导致患者大出血,危及生命”。手术的成功全依托我院强大的临床专科实力,多学科配合精准评估病情,合理制定方案,精细操作手术,围术期全程管理,最终带来了好的结果。术后患者送入头颈乳腺外科继续治疗,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者情况稳定。
在头颈乳腺外科,身体正在逐渐恢复的患者,提起5月6日那天的经历,他至今仍心有余悸。同时他激动地说:“感谢粤北人民医院的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近年来,异物穿插受伤的案例时有发生,我院还先后成功抢救过钢筋、护栏、木棒横穿颈口胸等病例,这是近年来第五例。患者病情往往十分紧急危重。雷睿文提醒,此时患者及家属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随便搬动患者或自行拔除异物,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增加出血损伤的风险。尽快送至附近医疗机构,为后续的抢救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一次次生死战中,在灯火通明的手术室,我院多部门的高效沟通、多学科的强力协作,锤炼了一支为患者生命点燃希望的战斗团队。
采写:朱慧君黄雪君郑万铭马钰晨
责编:刘军
微编:朱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