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2022年4月15日-21日为全国第28个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当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坚持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何做到科学防癌?首先要从正确认识癌症做起。
1►
什么是癌症?
2►
癌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一)行为因素
主动吸烟、二手烟暴露、饮酒、缺乏锻炼等
(二)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Hp)、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嗜T-淋巴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华支睾吸虫等。
(三)饮食因素
水果、蔬菜、膳食纤维、全谷物摄入不足,红肉、深加工肉类和腌制类食品食用过多,摄入被黄曲霉毒素、砷等致癌物污染的食物和水等。
(四)代谢因素
超重/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五)环境因素
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暴露、电离辐射及紫外线过度照射等。
3►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尽量避免或减少危险因素暴露,降低癌症发病风险;
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癌症死亡率。
三级预防►通过合理治疗和康复,缓解癌症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4►
癌症的一级预防措施
控烟
我国约有1/4的癌症引起的死亡与吸烟有关,控烟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癌措施。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防止不吸烟者吸烟并减少二手烟暴露。
远离致癌病原体
接种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避免过早性生活,减少高危性行为;
避免接触疫水,勿食钉螺;
不要口对口喂养婴幼儿,聚餐提倡使用公筷。
限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不超过15克,儿童、少年、妊娠妇女、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不应饮酒。
保持健康的体重
通过适度运动及合理的膳食模式,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内,即体重指数(BMI)在18.5~24.0之间。
适度运动
《全民健身指南》推荐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
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
采取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食用坚果;
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研制、加工肉制品;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
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暴露
加强室内通风,选用安全环保装修材料,减少厨房油烟暴露。
其他
加强职业防护,防止过度电离辐射和曝晒,倡导母乳喂养。
相关链接——
粤北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
粤北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