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助你找回世界的声音
缤纷多彩的生活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汽车的嘀嘀声,小鸟的啾啾声,大自然的雨打雷鸣声……声音,是一种声波,在空气中以340米/秒的速度抵达双耳,让人们聆听世界,继而学会使用语言,沟通交流。
而在无声的世界里,人们将变得懵懵懂懂,良好流畅的沟通交流将不复存在。那么,如何才能让无声变为有声?微创人工耳蜗植入,助你找回世界的声音。
20年前,患者胡大哥右耳无明显诱因骤然性听力下降至全聋,还伴有持续性耳鸣,但庆幸的是左耳功能尚且正常。但今年2月份,胡大哥的左耳竟也突然出现了听力下降至全聋,只能通过手机打字与家人交流。多方保守治疗无效后,胡大哥来到西总就诊。解放军总医院袁永一教授接诊后进行了详细检查,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告知胡大哥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改善听力。经全面考虑后,胡大哥同意手术治疗。
袁教授立即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团队评估各项检查,商讨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同时,科室护士长也带领护理团队研究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帮助胡大哥缓解紧张情绪,建立积极心态。4月22日,袁教授、盛宏申主任带领团队成功为胡大哥实施了“左侧人工耳蜗植入术”,术中耳蜗各项指标正常。
在医护团队的密切观察和精心照护下,胡大哥恢复良好,术后一周人工耳蜗顺利开机。“您能听到吗?”胡大哥激动地用“专属”大嗓门说道“听到了,你说慢点,我听得到!”“慢点说听得到,谢谢你们!”愉快响亮的应答声,一遍又一遍回荡在病房走廊。
这是西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实施的第一台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在解放军总医院袁永一教授指导合作下,手术顺利成功并取得良好成效,获得胡大哥及家属一致好评。
目前,胡大哥已可进行日常交流,经过短期适应、后期康复训练和耳蜗调试,胡大哥可以听得更明白,说得更流畅。
科普小课堂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近二十多年来,人工耳蜗植入发展迅速,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成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对于成人语后聋患者,耳聋原因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或先天性内耳畸形基础上的遗传性迟发性耳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在耳聋之前,他们有正常的听力和语言,其听觉语言中枢发育充分,植入人工耳蜗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语言能力。而越早植入人工耳蜗,可以越快唤起他们过去对语言的记忆,获得更好的语言效果。
监制:高渝敏
审编:龙秋帆
责编:李柳静
编辑:胡冰燕
作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丽红陈有谋
刊期:第439期
来源:本号原创
投稿邮箱:hcxzr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