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
2022年5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缩小哮喘照护上的差距(ClosingGapsinAsthmaCare)”。
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处于全球大流行时期,哮喘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么在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下,如果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怎么办?哮喘患者如何自我管理呢?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要实现自我管理目标,需注意以下几点:
哮喘是一种什么病?
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在过敏原或其他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发生阻塞,进而造成气道狭窄,影响肺部通气,发作时常常伴随着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及加重,症状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天,部分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但也有不典型哮喘,比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隐匿性哮喘等,容易被忽略或者被误诊误治,所以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哮喘的常见特征表现为发作性、时间节律性、季节性、可逆性。而哮喘的转归和预后因人而异。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的症状,从而避免急性发作,部分可达到临床治愈。但是,不规范的治疗或者患者的依从性差,会引起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反复发作、急诊、住院,甚至于死亡;还会引起并发症,例如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等等。
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众多,其中,病毒感染就是主要因素之一。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后哮喘的“发作率”约比一般人群高3-4倍。同时,哮喘患者还需注意宠物毛发、烟草的烟雾以及被褥和枕头的灰尘、螨虫、花粉、发霉的东西、食物中的鱼、虾、蛋、牛奶等,药物相关的阿司匹林、抗生素,此外情绪波动如忧虑、悲伤、过度兴奋等精神因素。这些都是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因此,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这些诱因。
此外,疫情期间,大家长时间居家,室内残余的甲醛、日常的消毒剂、酒精等均增加了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风险。尽管居家,也一定要每日开窗通风,一旦出现哮喘的急性发作,尽快离开导致急性发作的环境,让自己处于流通的空气中。
出门佩戴口罩,注意不要感冒!
哮喘一旦发作,患者应立即采取自我治疗,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缓解类的急救药物
包括吸入性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口服性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以缓解患者速发的哮喘症状。
万托林(沙丁胺醇气雾剂)
一旦哮喘急性发作,尽快离开导致自己哮喘发作的环境,立刻吸入1-2喷,若症状无明显缓解,可间隔20分钟再次吸入1-2喷,直至症状缓解,随后根据治疗反应,轻度急性发作可调整为每3-4小时吸入2-4喷,中度急性发作每1~2小时重复吸入6~10喷。
在使用时需注意两点:1.在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2.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以备急需。
第二大类:控制类药物
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其可以利用抗炎作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稳定的治疗,维持在临床控制状态。
平时使用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患者,在原有剂量上加量也有一定作用,可以直接增加吸入次数,但要注意每日不要超过8吸。
在使用该类药物时,也需注意两点:1.需要每天且长时间规律使用;2.需按医嘱使用,剂量准确,并且按医嘱适时评估和调整。
若患者本身是重度哮喘(近一年有过急性发作使用静脉或口服激素治疗,或者平时还需要接受奥马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者)及时加用全身激素也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病情口服泼尼松片2~12片(即0.5~1mg/kg)注意激素的副作用,例如胃肠道刺激,建议饭后服用并且尽可能加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并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通过说明书或者正确用药视频录像学习。同时建议患者每次复诊时带吸入装置,在医生直视下指导吸入技术,可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针对依从性差的患者,需要进行识别,包括:使用用药情况的调查问卷、查询门诊药方记录、检查药物的剩余量、远程监测吸入装置等。对于这类患者,首先需要了解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共同商讨药物和使用剂量;尽量简化用药方案,让患者容易掌握和遵循;建议使用单一药物的方案。
借助哮喘病情监测工具帮助患者自我评估和监测,根据指南推荐,可以利用两种工具进行评估和监测:ACT、呼气峰流速值(PEF)。
哮喘控制测试(AsthmaControlTest,ACT)是一种以简单问答的形式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问卷,适合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使用。推荐每4周做一次测试评估,得分在25分哮喘得到完全控制,得分在20-24分,哮喘控制良好;得分低于20分,哮喘没有得到控制,需要医生重新制定哮喘管理方案。
PEF检查是一种实时哮喘监测的简单而有用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自我管理中。其短期检测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加重后患者,监测其恢复情况、调整治疗、评估治疗反应。
而长期检测主要用于预测哮喘急性发作,尤其是对气流受限程度感知不敏感、既往有突发严重发作,以及难治性哮喘患者。
推荐患者起始治疗期间每日早晚各做1次PEF测定,以获得个人PEF最佳值,记录后进行结果评价。
正确使用呼气峰流速仪并准确记录哮喘日记,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哮喘日记可自制表格,主要记录每日哮喘的症状、用药情况和呼气峰流速仪检测数值,便于下一次就诊供医生参考。
哮喘患者应规范用药,严格遵守医嘱、不自行停药、减量等。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肺功能,医生检查患者的症状或者哮喘日记、ACT评分、评估是否有并发症、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了解依从性差的原因、检查患者是否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检查患者的接触诱因情况等。
按照既定的哮喘应对措施处理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喘息加重及咳嗽变得更剧烈或更频繁
咳出深褐色或带血的痰液
出现发热或者发热症状加重
急诊科
呼吸内科
患者可于门诊配药,同时利用医院互联网医院邮寄配药。密切关注医疗机构的开诊、停诊信息,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周边医院的急诊和门诊的开诊情况,一旦出现急性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当前疫情形势下,哮喘患者是疫情防治的重点对象,哮喘患者也不必恐慌,正确佩戴口罩,正确使用吸入装置,避免过敏原暴露,规律用药,切记不要自行调药、停药!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哮喘自我管理和监测,让哮喘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急性发作的发生。
▲吸入药物是哮喘的基础用药,长期规范规律用药是控制病情、预防急性发作与哮喘相关死亡的关键措施;
▲慢性持续期以ICS为首选,反复吸入SABA是治疗急性发作最有效的方法;
▲掌握急性发作的自我处理的同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新冠疫情期间更应强调哮喘的长期规范化治疗与居家自我急救。
温馨提醒
哮喘防治重在平时,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治疗是最后的选择。
编辑|李清
排版|林芳
审核|蒋莉
图片|部分网络(侵删)
扫码关注我们
病区地址:1号住院部2楼A/B区
病区护士站电话:
0817—2598021/2598022
上一篇:你的肺功能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