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一院有个“金牌医师”
喜报
不久前,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在国家质控中心指导下组织开展“全国取栓先进科室”及“全国取栓治疗金牌医师”评选工作,经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各位评审专家的评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被评为“福建省取栓先进科室”,郑冲副主任医师被评为“福建省取栓金牌医师”,这两项荣誉的取得是福建省评审专家们对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高级卒中中心”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郑冲副主任医师出色业绩的褒奖。
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在医疗活动中,紧紧围绕“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显著规范血管内治疗操作”的国家行动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急性脑梗死的取栓治疗,极大地减少患者的致残致死率,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深得广大市民的肯定。
郑冲副主任医师是一位十分优秀的青年专家,在院领导及科主任陈衍贵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和同事们一道承担起取栓的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实实在在地成为闽西最有实力的青年取栓医生,深得专家们的肯定,获“金牌取栓医师”称号实至名归。郑冲副主任非常重视介入团队建设,他接过前辈的接力棒践行“传承、帮助、带领”的精神,带领介入团队新生力量,精心指导培养,不断壮大神经介入团队,对于疑似大血管闭塞的新发卒中患者,总是积极地不分昼夜地随叫随到地前来医院评估、建图、谈话、联系手术团队、指导术前准备等,极大地缩短了介入取栓DTP时间(从患者到达急诊至股动脉置鞘时间),同时对全市的卒中中心介入工作开展帮扶工作。
·病例分享·
60多岁黄女士,不久前因“发现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余”为主诉2022年3月6日入院,清晨5:50来我院,07:03置股动脉鞘,血管再通时间07:23。术前查体神清,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巴氏征阳性。NIHSS评分14分,经治疗后明显好转,术后第三天NIHSS评分降到4分,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和家属都十分感谢。
修某,男性,55岁,以“言语含糊、左侧肢体无力1天余”为主诉入院,查体神清,左侧鼻唇沟浅,左肢肌力3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在医院住院期间病情进一步加重,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3级,NIHSS评分10分,2022年3月8日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第二天肌力明显改善,NIHSS评分:4分,家属们对郑冲医生精湛的医术表示十分钦佩。
郑冲副主任医师荣获“福建省取栓金牌医师”后,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他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我们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这次评审能够获得“福建省取栓先进科室”,我个人获得“福建省金牌取栓医师”的光荣称号,离不开医院、科室领导的支持和良好团队的合作。团队,不单单是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还有神经内科其它医护人员,还有院前急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介入导管室、神经外科、ICU、麻醉科等等,没有多学科的全力合作,取栓治疗业务也是开展不了的,在这里我要感谢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是与时间赛跑,有时后脑大血管闭塞后由于就诊时间偏长或者闭塞后其它侧枝循环代偿差虽然经过我们团队努力快速介入再通血管后但并不都能获得良好的功能预后,甚至仍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应加大卒中知识的普及,科学防治,快速识别中风尽早就医,送就近有条件的卒中中心进一步诊治,尽量缩短从发病到血管再通的时间,才能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金牌医生郑冲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2008年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毕业,2013年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1年,2015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进修神经介入6月。
现为福建省神经病学神经介入组成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协会神经病学常务委员,神经介入组成员。目前主方向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包括脑血管病急性期静脉溶栓,急诊介入干预,择期血管成形术;擅长神经内科疑难杂症及危重病的处理。
科普来了
什么是取栓
取栓是一种通俗的讲法,准确的点是指脑血管疾病急诊介入治疗,针对的是大血管病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为什么要开展取栓
脑大动脉急性闭塞容易导致重残甚至死亡,常规静脉溶栓效果欠佳,仅有20%以内良好预后率,急诊取栓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将良好预后率提高50%左右。
文字:严先蓝
图片:谢远祯
编辑:钟丽玲
审核:方勇
监制:陈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