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几类高血压病人需重点筛查这种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但除了原发性高血压,还存在许多继发因素导致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能找到明确病因的高血压,比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其中,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已成为相对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原因,但是这类疾病却常常被人忽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哈~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是肾上腺分泌的主要盐皮质激素,可产生保钠、排钾的作用,会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血钾降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主要是指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醛固酮,可表现为肾上腺增生或肿瘤,临床上可表现出高血压、低血钾。
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和低钾血症严重程度的升高,其患病率进一步升高。但值得注意,早期原醛症可血压正常,大部分的原醛症患者可血钾正常。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也可出现口干、乏力、夜尿增多等表现。
长期醛固酮增多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肾功能受损、心律失常。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更大。所以,原醛症的早期诊治更重要。
哪些病人建议行原醛症的筛查?
目前专家共识推荐对以下主要人群进行筛查:
持续性高血压(>150/100mmHg)者;使用3种常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无法控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使用≥4种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的患者及新诊断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的患者。
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
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无法用结构性心脏病或其他病因解释的房颤患者。
但其实并不限于以上人群。原醛症包括主要六种不同分型,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至于怎么筛查、如何精准分型及治疗,就相对复杂,需要交给内分泌专科医生来做。
所以,不是发现血压高,把降压药吃上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吃药。能手术切除醛固酮瘤的话,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如果有相关疾病困扰,赶紧来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咨询哦。
本期科普专家简介
刘兰
硕士研究生,内分泌专业住院医师
,2016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主攻内分泌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我院普内科、内分泌科工作,曾获优秀员工称号。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相关性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疾病诊治。门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五全天。
上一篇:痛风开始年轻化,千万不要小看它
下一篇:为啥眼前总有“虫子”飞来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