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便秘!一个困扰糖尿病患者的问题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伴明显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便秘。国内有人进行小范围调查,统计糖尿病患者便秘发生率约为48%。
糖尿病性便秘确切病机不清,目前认为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排便异常的决定因素,而当病变累及大肠时,则出现大肠功能异常或结肠无力,导致便秘。
2.胃肠激素紊乱:又名舒血管肠肽,对胃肠动力起抑制性调节作用,使结肠运动减弱。
3.肠道形态学和力学改变:有研究报道,在糖尿病状态下,消化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的重构,亦可能与糖尿病病人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4.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可触发蛋白质消耗过多而呈负氮平衡,以致腹肌和会阴部肌肉的张力不足,致使排便无力。
5.高血糖致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液体丢失,肠道失润亦致便秘。
6.另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活动量小,或食用蔬菜富含纤维的蔬菜较少,以及为了解除失眠而滥用镇静制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
传统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燥热内结,热耗津伤,肠失濡润,或病久伤津耗气,气阴两虚,津亏肠燥,或脾气虚,推动无力,大便难行或肺气不足,化源减少,水道不利,津液不能下布大肠,大肠枯结,均可致肠道艰涩而便秘。而肾主五液,司二便,或肾精亏耗,肠道干湿,或肾气不固,小便频数,肠道液亏,亦可致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而病情迁延,久病入络,或便秘日久,津亏血枯,脉络瘀阻,则可加重便秘,使顽固难愈。
如何缓解糖尿病患者便秘?
如何缓解糖尿病患者便秘?
1.控制好血糖,预防神经病变
持续高血糖是糖友自主神经病变进而便秘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科学用药,积极控制好血糖是糖友防治、缓解便秘的基础。控制好血糖的同时,糖友还可适当吃点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营养神经,预防病变。
2.合理膳食,适当多喝水、多吃绿叶菜、粗杂粮等。
高膳食纤维饮食。便秘的糖尿友一定要注意多饮水,同时适当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粗粮。如荞麦、藜麦、燕麦、芹菜、韭菜等。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有效防治便秘,同时还可以延缓食物中糖的吸收速度,起到平稳血糖的作用。
3.适当运动锻炼
长期静坐,运动少,可能会使结肠应激性减弱,从而导致便秘。适当运动锻炼,不仅有利于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的利用和消耗,有助于控制好血糖,而且,也是有利于缓解便秘。便秘的糖友更应加强体育锻炼,比如慢跑、快走,太极拳、八段锦,做做老年操或者跳跳广场舞之类的。加强运动,饭后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帮助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睡眠。
4.作息规律、心情舒畅
工作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可能会抑制自然排便反射导致便秘。平时生活工作作息规律,遇事想得开,心情放松,也有助于改善便秘。
5.配合中医理疗
掌揉天枢穴和大横穴
位置: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大横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
按摩方法: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于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
点揉尺泽穴和曲池穴
位置: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尺泽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曲池穴操作同尺泽穴。此二穴为上肢治便秘要穴,尺泽穴为肺经穴位,曲池穴为大肠经穴位,二者相配能有效促进大便排出,效果显著。
按揉支沟穴
位置: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各型便秘均可使用。
顺时针摩揉全腹
按摩方法: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震动。这样才能促进肠道蠕动,注意摩揉方向,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就会适得其反。
(内分泌科/供稿
本
文参
考李莎.糖尿病胃肠病中西医研究概况[D].北京中医药大
学,2013.)
欢迎关注海南省中医院!
微信号:hizyy66222705
微信号:hizyy66222705
医院官网:http://www.hizyy.com/
医院官网:http://www.hiz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