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技术”——癌痛从8分降到2分,肿瘤还缩小了!
据世卫组织统计
全球每年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疼痛的折磨,其中70%的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影响他们日常的最主要症状,30%具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癌痛到底有多痛?
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曾有一位患者这样形容:
肿瘤增大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或者肿瘤转移累及骨、软组织刺激周围神经所致
消化道、输尿管等空腔脏器的肿瘤向腔内生长造成梗阻
肿瘤本身的破溃、感染引起周围组织水肿、坏死
……
面对癌痛
我们常规的选择就是吃止痛药
但是很多患者反映
止痛药后期会逐渐失去作用
我刚开始时吃止痛药是管用的,可是后来剂量越来越大。现在止痛药快吃到最大量了,可我还是觉得疼!
那么当口服止痛药无法缓解时,只能忍着了么?
不!
当疼痛来袭,一定要记住:
有一种止痛叫放射性粒子止痛,
有一个科室叫肿瘤与血管介入科!
1次介入治疗
癌痛评分从8级降到2级!
何老伯(化名)胃癌手术后9年,左胸部疼痛2月余,一直发展到几乎痛不欲生的程度,于是就诊于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医生为他完善检查后发现左侧胸9、10附件骨旁转移瘤,分析是由于周围组织、神经压迫导致患者胸背部的剧烈疼痛。疼痛评分达到8级(10级是最高级)。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学科带头人赵一麟主任率团队详细研究介入手术方案,并按术前TPS计划顺利完成。
赵一麟主任率团队开展CT引导下的肿瘤介入治疗
术后第二天,何老伯胸背部疼痛NRS评分立刻降至2分,明显缓解,赵主任查房,困顿已久的何老伯激动得眉开眼笑,连连竖起大拇指。一个月后,经CT复查,肿瘤也缩小了。
※“NRS疼痛评分即数字疼痛评分,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在10分制的标尺上根据程度进行自我评级,共分为1-10级,根据对应数字可以将疼痛分为不同程度,即0级为没有疼痛,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
介入医生如何“奇迹般”地解决癌痛呢?全靠这些小粒子解决大问题!
△小粒子解决大问题
介入治疗是“不开刀的手术”。这项手术是用一根穿刺针在ct引导下穿入到病灶,植入放射性粒子。放射性粒子本身是控制局部肿瘤进展的一个治疗手段,只是在临床应用的时候,介入医生发现它的止痛效果相当神奇,有些病人做完当晚就不痛了。肿瘤姑息治疗、有实体肿瘤病灶的都适合通过这种方式缩小肿瘤、缓解癌痛。
目前认为,粒子止痛的主要机制是:
粒子在肿瘤病灶近距离持续照射,杀死肿瘤细胞,并使肿瘤体积缩小,减轻肿瘤的张力或肿瘤组织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
减少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的释放,缓解癌痛。
促肿瘤病灶内或是旁边的血管微血栓形成,使得致痛因子通透受阻。
医生正在通过穿刺针将粒子植入患者身体
发光的小白点就是植入的粒子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目前开放床位52张,是厦门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具备完整的介入医师、护士临床与研究队伍,科室现有医生8名,护理人员20名。承担着我院介入学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除完成本科室手术外,还配合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急诊科等科室工作,年完成介入手术1000多例。
科主任赵一麟教授曾留学于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大学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发表多篇SCI论文,同时也是厦大博士生导师。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是福建省内最早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团队之一,自2015年6月起,完成各部位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近千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外,科室还开展了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化学消融术等,为癌痛患者提供多手段、全方位的治疗。相对于传统的破坏性手术,介入手术是一种能够更精确、更微创、更经济的选择,会给广大疼痛患者带来福音。
预约诊疗
推荐使用以下方式
1.通过关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服务号预约: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
2.拨打医院预约电话0592-2993666(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3.拨打厦门市24小时统一门诊预约平台电话:0592-96166
4.登陆医院官网预约:
https://www.xmzsh.com/
★医院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209号
通讯员: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