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例机器人胃癌腹部无切口手术背后的故事……
肿瘤的诊治过程往往道阻且长
医患相互配合才能共筑坚实的战壕
在无常的人生中
创造生命的奇迹
这是一个
关于爱与信任的故事
……
医患互信不放弃
三次活检终确诊
年近60岁的陈女士(化名)因“腹胀伴呕吐2月余”就诊我院胃肠外科,医生得知陈女士患有系统性硬化症,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有引起胃肠道病变可能,而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胃粘膜损伤,导致胃溃疡等,建议她做胃镜检查。
首次胃镜检查提示
胃窦巨大溃疡,活检取材病理未见癌变。
然而,消化内科与胃肠外科医生通过胃镜检查显示均高度怀疑恶变,医生与陈阿姨和她的子女进行了沟通说明。怀抱着深切的信任,饱受病痛困扰的陈女士在医生的帮助下先后进行了三次胃镜活检,最终确诊为低分化腺癌,术后病理证实是印戒细胞癌。
“我们组织多个相关学科进行了充分沟通协作,确保绝不遗漏病例!患者的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也是得以揪出病因的重要因素!”
蔡建春教授(院长、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
系统性硬化症并发消化道恶性肿瘤我们临床比较罕见,发生率大约5%。低分化腺癌尤其是印戒细胞癌,常呈浸润性生长,胃镜活检取材不易有阳性结果,往往需要多次取材,以免延误诊断,影响疗效。
医生“驾驶”机器人手术
术后腹部无切口
由于系统性硬化症加上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腹壁手术切口的愈合,且陈女士已绝经,蔡建春教授团队运用该院去年引进的
闽西南首台第四代机器人手术系统(Xi)
闽西南首台第四代机器人手术系统(Xi)
,开展了腹部无切口经自然腔道(阴道)取标本(NOSES)远端胃癌根治手术。
这也是福建省首次运用机器人开展该手术。
这也是福建省首次运用机器人开展该手术。
术中,蔡建春教授坐在机器人控制台前,脚踩踏板,像在“开车”一样操纵机器人手术,团队成员王振发副主任医师、张诗峰副主任医师和王巍医师及机器人护理人员则围绕在机器人机械臂周围协助手术,麻醉医生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顺利完成手术。
这项手术仅在患者腹部打几个1cm左右的小孔,标本经阴道取出,不会在腹壁留下切口,创伤很小,患者术后一天即可下地、进食,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术后的腹壁
“这例手术顺利完成后,我们也完成了机器人胃肠肿瘤腹部无切口手术的全覆盖!”
蔡建春教授(院长、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
这种无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专业简称为NOSES手术,具有无切口、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减少心理暗示等优点,堪称“微创中的微创”。
我们目前是福建省NOSES联盟理事长单位,已常规开展胃、肠各个部位肿瘤的NOSES手术250多例,手术例数与技术均为国内领先,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Xi)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手术系统,它机械臂的高灵活度和10-15倍放大的3D高清视野等特性,有利于医生对胃肠癌复杂淋巴结的彻底清扫,保证更好的肿瘤根治性效果。此外,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还具有可转换手术区域的功能,胃癌NOSES手术恰恰需要上腹部和盆腔两个不同区域的操作。现在,我们也完成了机器人胃肠肿瘤腹部无切口手术的全覆盖。
点击观看视频
听蔡院长讲述“神奇”的NOSES手术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机器人手术系列报道
4.闽西南首例!机器人甲状腺手术
5.手术直击!机器人手术室大揭秘!
6.妇科机器人手术“首秀”成功!
7.更精准微创!肝胆胰外科迈入机器人手术新时代~
8.机器人手术突破100例!
胃肠外科也献上提醒:
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是我国的高发癌症,建议4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要主动进行胃肠镜检查。此外,就是爱护自己的肠胃,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PS:我院已开设了
每周一上午
胃、结直肠癌无腹部切口特色专病门诊
↓↓↓
预约就诊
推荐使用以下方式
1.通过关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服务号预约: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
2.拨打医院预约电话0592-2993666(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3.拨打厦门市24小时统一门诊预约平台电话:0592-96166
4.登陆医院官网预约:
https://www.xmzsh.com/
★医院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209号
文字·编辑:张舒姗
通讯员:王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