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见打系列 | 凉茶加冰,你怎么看?
俗话说广东有三宝:荔枝、烧鹅、凉茶铺。
凉茶,发源于粤港澳地区,是当地人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去火除湿等功效的饮品。2006年5月20日,凉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冰广式也登场,重温记忆味道
最近不少自媒体博主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制“冰广式”的视频,引发新一轮解锁“地方特饮”的创新潮,“冰闽式”“冰川式”陆续登场。重温记忆中的味道,正是这一波地方特色冰款走红的关键。
凉茶,可谓是每个广东人的“必修课”,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独特的甘苦味道伴随着广东人的成长。但随着近年店铺租金高企、人力成本增加、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上涨,凉茶店数量减少;凉茶味道太苦,也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试过“夏桑菊冰广式”的广州市民小丹说,小时候常喝凉茶,如今凉茶铺不那么常见,因此刷到“冰广式”的视频时就想试试加冰的凉茶是否与记忆中的味道一致。
张庆国是在广州打拼的福建人,看到网络上很多人制作“地方特饮”,忍不住自己动手炮制了一杯“冰闽式”,“福建人不会喝第一泡茶,会跟风纯粹觉得这个过程好像拉近了自己与家乡的距离。”恰如张庆国所言,无论是“冰广式”,还是“冰闽式”“冰川式”,都是消费者的情怀需求,区域“集体回忆”也许更会成为地方特色产品开发的新亮点。
中医:阳虚体质不宜多饮
“冰广式”的走红,引起了中医界的关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林兴栋教授表示,年轻人关于“冰广式”的尝试是对广式凉茶功效作用的肯定,但只有部分凉茶可以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做成“冰广式”,且不宜久用,否则会导致很多年轻人本就偏阳虚的体质雪上加霜。广式凉茶之所以称之为凉茶,是因为大多数采用偏寒凉的药物,可去除火气,但凉茶本就易伤脾胃,加冰块会加重脾胃损伤,如斑痧、廿四味、感冒茶、咳嗽茶类的凉茶与冰块合用就会过于寒凉,容易伤人阳气。林兴栋指出,“新一代年轻人,从小进食寒凉过多,空调房待的时间较长,导致很多年轻人体质偏阳虚,凉茶加冰难免雪上加霜。”
对于“冰广式”这一新品,林兴栋认为这是广式凉茶吸引年轻一代的证明,部分凉茶可以在天气炎热时做成“冰广式”,改善口感,如夏桑菊明目茶、茅根竹蔗水、酸梅汤,加适量冰块,可清热去火解暑。不过林兴栋强调“冰广式”不宜久用。林兴栋认为凉茶要创新,可以在形式和口感上进行尝试,例如做成便于携带的浓缩液等。
中医教你在家炮制养生茶饮
酸梅汤
乌梅3颗、山楂片3片、甘草6克、大罗汉果半颗、陈皮3克,煎煮45分钟至1小时。
夏桑菊明目茶
夏枯草10克、菊花15克、桑叶10克、决明子15克、冬瓜糖两条或根据个人甜度酌量加入,煎煮半小时,冷热均可饮用。
五花茶
金银花、鸡蛋花、菊花、木棉花、夏枯草各10克,洗净后放入砂锅煎煮半小时,加入两块黄片糖(也可不加),冷热均可饮用。
注意事项
1.在冬季及天气转寒时慎饮凉茶。
2.空腹时不宜多饮凉茶。
3.慎饮过浓的凉茶。
4.阳虚体质(平素畏寒、怕冷、大便偏烂人群)慎饮凉茶。
5.可在进食煎炸、烧烤、火锅等热气食物后饮用凉茶。
相关专家
林兴栋
主任中医师、教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风(脑血管病)、头痛、眩晕、失眠、帕金森氏病、脑炎(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和中医药防治(热病)感染病。
出诊信息
总院
总院: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号
脑病科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设有脑病专科病房、脑病专科门诊、康复治疗室、神经功能及电生理室,可开展脑电图、TCD、肌电图等检查,科室本着“病人至上、服务患者”的宗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痴呆、头痛、眩晕、颤证、癫痫、面神经炎、面肌痉挛、失眠、多系统萎缩、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配备专业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经过多年的运作,我科建立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科医疗及护理团队,严格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及施护原则,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对中风、痴呆、眩晕等脑病内科患者进行全面评价,实施个体化治疗及护理。
来源:大公报黄宝仪
校对编辑:连萌
往期文章推荐
2021年骨伤科传承与创新珠江论坛暨“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揭牌仪式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