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 乙肝治疗莫道前途无用,只要信心永存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感觉到她带着明显的忧郁,眉头紧锁,焦急的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12年前她就知道自己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但由于对乙肝知识的不了解,当时未予以进一步抗病毒治疗,7年前她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不规律服用护肝药物后,肝功能改善并不理想。
2018年,当她来到我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时候,B超就已经提示早期肝硬化,肝硬化的诊断让她一直难以释怀,但幸运的是,在李剑萍主任的指导下,她在2018年5月份开始,就规律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后肝功能也恢复正常。
她的生活也看似回复了平静,直到这一天,意外的怀孕,让她再次感受到了来自乙肝的威胁,获得功能性治愈的目标,减少肝癌发生,是她现在最大的心愿。
2019年6月已经服用抗病毒药物1年的她,在这次复诊中看到了实现愿望的希望。此时她的表面抗原降到380.3IU/ml、HBV-DNA<20IU/ml,属于可以争取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
(如下图)
血象
WBC:.6.3*10^9/LNEU:3.51*10^9/L
PLT:209*10^12/L
生化学
ALT:15.7U/LTB:10.63umol/L
血清学
HBsAg:380.3IU/ml
HBsAb:<2.00IU/L
HBeAg:0.09COIHBeAb:0.002COIHBcAb:0.008COI
病毒学
HBV-DNA<20IU/ml
影像学
B超:肝实质回声增粗FibroScan:6.5Kpa
于是在征得患者同意之后,李主任将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为:聚乙二醇a-2b180+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如其他人一样,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后,她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有用药初期的发热、肌肉酸痛等反应,治疗过程中到血常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等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等,但只要想到有机会获得HBsAg转阴,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并严格按照李剑萍主任的叮嘱,密切检测,规律用药。
治疗后第12周,她的表面抗原从治疗前的380.3IU/ml就降到了83.35IU/ml,随着表面抗原的快速下降,此时她的转氨酶提示轻度升高:ALT78.3U/LAST67.1U/L,考虑到与干扰素免疫反应有关,当时未予以进一步护肝治疗,而是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
治疗后第24周,她的表面抗原下降到0.166IU/ml,肝功能提示ALT43.8U/LAST52.7U/L,治疗上继续“干扰素+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治疗后第36周,她第一次尝到了拿金牌的滋味,她的表面抗原<0.05IU/Ml,表面抗体提示36.6IU/ml,考虑到抗体水平未达到100IU/ml以上的安全停药标准,李剑萍主任建议患者继续干扰素+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并予以乙肝疫苗辅助抗体产生。
治疗后44周,她的表面抗原继续阴性,且表面抗体水平上升到108.6IU/ml,虽然她已经有两次表面抗原阴性结果,但考虑到患者肝硬化基础,李医生建议,继续用乙肝疫苗辅助抗体产生,并继续予以抗病毒治疗。
HBV-DNA
(IU/ml)
QN-HBsAg(IU/mL)
HBsAb
(IU/ml)
HBeAg
(COI)
HBeAb
(COI)
0周
<20
380.6
<2
0.090
0.169
12周
<20
83.35
<2
0.002
0.009
24周
<20
0.166
<2
0.002
0.010
36周
<20
<0.05
36.6
0.002
0.007
44周
<20
<0.05
189.58
/
/
(图为患者治疗期间指标变化)
2020年5月,当我再次见到她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原来充满自信的她是这样的美丽,虽然她的治疗之路没有结束,但对于她来说,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而未来将是崭新的开始。
文|肝病中心谭颖、李剑萍
上一篇:贪恋鱼生美味,小心肝脏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