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话养儿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春分时,太阳直射在地球赤道上,晨昏线恰好通过两极,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小儿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育肾养阴。其中,首要是养肝,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除了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外,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小儿体内阴阳平衡状态。
一、起居养生
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因此,这一节气尤其需要注意小儿情绪方面的问题。“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建议家长日常多注意小儿的陪伴需求,与小儿一起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如一起栽花种草、一起阅读、一起烹饪,培养小儿的的兴趣爱好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另外,春分后气候仍然多变,稍不注意容易感冒。所以,遇有大风大雨尽量不要外出,应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增减衣服。
二、饮食宜忌
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以清淡为主,宜甘少酸。此时节人体肝气旺、脾气弱,脾虚易致疲乏、四肢无力等。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适当多吃时令蔬菜,如香椿、韭菜、豆芽、莴苣、菠菜等,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还有滋肝益肾之品,如枸杞、花生、大枣、桂圆,以及时令的樱桃、草莓等水果。
三、运动养生
春分时节天气渐渐暖和,适合踏青春游,也是放风筝的大好时机,小儿既可获得欢乐,又可运动全身、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其他运动方式还有散步、慢跑、踢毽子、打篮球、跳绳等,都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一般要求每天运动30~40分钟,中等强度为主。
四、食疗药膳
香椿芽炒蛋
材料:鸡蛋一个,香椿一小把。
做法:香椿洗净,择取香椿芽,开水下锅焯水1分钟,沥干水分后切粒;打鸡蛋,加食盐、香椿芽搅拌均匀。炒熟。
功效:健脾化湿
春笋肉片汤
材料:春笋1根,猪肉100g,生姜2片,葱花、生粉、盐、糖、食用油适量。
做法:春笋切片,泡水里备用。猪肉切片,加适量生粉、食用油、糖、盐腌10分钟,锅中放少量食用油,放入姜片炒香,加入适量清水,水开后加入春笋,待笋熟后加入猪肉片,肉熟后加少量食盐调味,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
益气和胃
掐揉外劳宫
定位:外劳宫位于掌背侧,与内劳宫相对,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操作方法:掐3-5次,揉100-500次,揉时要用力,力度以患儿不感到疼痛为宜。
工字擦背
定位:工字上横为大椎、风门、肺俞水平线;中间一竖为脊柱;下横为肾俞、命门水平线;是一个面积较广的部位。
操作手法:先横擦大椎、风门、肺俞水平(肩胛部),以透热为度;然后直擦脊柱督脉,以透热为度;最后再横擦肾俞、命门水平(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横擦腰骶部
定位:腰骶部,包括腰、骶椎至尾骨。
操作手法:用手掌面在腰骶部快速横向擦动,透热为度。
theend
治未病团队简介
卢焯明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幼承祖父家学,并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等省级科研项目多项,现被聘为广州医科大学副教授,曾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现任:
1、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
2、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邓健
主任中医师
中医儿科科主任
中医儿科教研室主任
师从刘晓玲教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学术上主张内服外治并重,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古方新用,提倡重视预防保健,防重于治。擅长儿童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厌食、风湿性疾病和重症疑难疾病的中医诊疗,以及易感体弱儿调理。
现任: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委
2、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4、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5、广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兼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6、广州市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
叶绮娜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儿科专业。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李宜瑞教授、中国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陈晓刚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常见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泄泻、厌食、积滞、疳积、遗尿等,对小儿汗证、肥胖症、性早熟治疗也有一定的心得。长期从事中医儿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小儿调养临床经验,善长开展体质辨识、生长发育评估、食疗药膳等中医治未病技能。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课题研究。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官方公众号
上一篇:防蚊大作战 中医有妙招!
下一篇:春捂到底该怎么捂,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