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睡不好病来找!这些失眠患者在这里找回了夜夜安睡
近日广东天气寒暖无常,炎热雨水反复,到我院中医科门诊寻求睡眠帮助的人陡增。
失眠患者倾述
身体疲惫,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睡眠浅,微小动静就能惊醒,睡着了却恍若醒着;夜间反复醒来,醒后反复纠结,难以入眠;睡眠的困扰已经严重影响到白天的工作生活,开始出现烦躁易怒、心情焦虑、记忆力减退、对生活丧失激情和信心。
如果长期睡眠障碍,无论是体重、皮肤、免疫力、视力等都会受到影响,必须正视并及时解决问题。我院中医科过往采取五运六气理论与传统经方结合的方式,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临床收效甚佳。
中医科洪敏主任: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面,结合年纪、体质、诱因的不同,中医辩证也不同,我科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可根据体质、辨证的不同,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除了传统的口服中药以外,还有耳穴压豆、针灸、脐壮灸、推拿等手法用以治疗。
临床案一
主治洪敏主任
伦某,女,1971年8月7日出生,辛亥年,水运不及,风木司天,相火在泉,四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阴湿土。
初诊:2019年3月5日因夜难入寐2年就诊,诉近2年来每晚需要2~3小时才可入睡,一般10点半上床,2点才入睡,中途醒2~3次,7点半起床,停经1年,无明显潮热盗汗,有高血压病史,平日善饮,无明显烦躁,时觉得头胀,舌质淡红,苔前薄白乏津,脉左寸关洪尺沉,右寸关洪尺弦诊断。
不寐处方:法夏茯苓诃子五味子炙甘草枳实酸枣仁炮姜陈皮乌梅,5剂。
复诊:2019年3月9日,诉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约半小时可入睡,半夜醒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仅醒一次,睡得沉,早上闹钟叫也不会醒,但出现轻微的头痛,可自行调解缓解,舌质淡红,苔薄白,乏津,前部少苔,脉左寸浮取洪中取弦关洪尺沉,右寸关洪稍数尺弦处方:守上方加天冬山茱萸,五剂善后,随访至今,夜夜安睡。
按:该患辛亥年出生,初诊于2019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的运气格局一致的,风病行于上,热病行于下,风木上扰故失眠,头胀,通过敷和汤辛以金化平肝木,咸以水化泻相火,达到平肝潜阳泻火安神的作用,敷和汤是笔者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有效方剂之一,尤以巳亥(生肖属蛇或猪)年出生获效迅捷,若出生的运气格局与发病的年份运气格局相合的时候,其气内外相求,其治能一举中的,是中医“天人相应”思想临床运用之一。
临床案二
主治姜薇医师
某女,62岁,初诊患者平素睡眠较浅,近来因父亲去世而困扰,睡眠更差,入睡困难,或通宵达旦,胃纳一般,二便尚可,舌质淡尖红苔薄,脉弦。
诊断:失眠
辩证:肝郁化热,热扰心神,心神失养
治则:印堂、神庭、上星、少海、神门、阴谷、足三里
连续三次之后睡眠明显改善,之后隔天一次,佐加三阴交、安眠,病情基本稳定。
辩证思路:此病辨为情志致病,木郁化火,心火炎上,热扰心神,故取印堂、神庭、上星为天,亦取阳为阴用之意;少海为心经之合穴,阴谷为肾经合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五行均属水,水克火之意;神门为心经腧穴,五行属土,土实则木折。且印堂、神庭、上星为天,少海、神门为人,足三里、阴谷为地,此又可为三才针取意。
临床案三
主治赵玮璇博士
患者潘女士,61岁。
主诉:长期难入睡、多梦,日间觉疲乏,偶需服用思诺思辅助入眠,失眠次日头痛,大便干结,舌边尖红,舌边齿印,脉细。
辨证思路:患者体型较瘦,既往从事财会工作,思虑较多,精血内耗,阴虚火旺,心神失养,而发为不寐;营阴亏虚,津液不化,肠道得不到濡润则大便干结。
治疗方案:针刺定神针、百会、承浆、神门、大陵、内关、支沟、曲池、三阴交、复溜、太冲等腧穴;脐壮灸(滋阴降火方)。每周2次治疗。
治疗过程:第一次治疗后当日夜间能正常入睡,少许做梦,但次日无明显疲乏感,当日大便能稍有改善。
第二次治疗后梦减,睡眠较安稳。
第三次至第八次治疗中,均无需安眠药辅助,日间精神状态改善。
第九次至今间断维持针刺及艾灸治疗,能基本维持自主入睡,可稍改善大便干结的情况,治疗间隔逐渐拉长
治疗依据:定神针属于广东省名中医靳瑞教授总结的“靳三针”疗法中的一组特殊取穴,是缓解精神紧张、思虑过多的特效穴组;神门、大陵、内关可清心除烦、养心安神;百会、承浆分别属于督脉和任脉,意在沟通阴阳;三阴交、复溜、太冲滋养脾、肾、肝三脏,以育阴养血;支沟、曲池以辅助行气通便。
脐壮灸是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所使用的别具一格的中医外治方法。肚脐属中医理论中的神阙穴,此穴乃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能更有效地调整阴阳平衡、舒畅气血。此患者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证,故用滋阴降火之药方。
临床案四
主治徐琳护长
患者:王女士,38岁。
主诉:失眠多梦,难入睡,伴有心烦气躁,情绪紧张,需阿普唑仑一粒助眠,面色潮红,尤以两颊部明显,来月经时伴发乳房胀痛,记忆力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方案:开天门+耳穴压豆(神门、心、肝、脾、肾、催眠点、神经衰弱点、失眠点、睡眠深沉穴)
三次治疗后:精神紧张减轻,情绪紧张缓解,面色无潮红,梦多睡眠眠浅较前改善,夜间整体优质睡眠时间延长,但仍需服用药物。
六次治疗后:精神紧张缓解,性情急躁改善。仍需要服用药物入睡。多梦改善,经前乳房胀痛减轻。
七次治疗后:睡眠改善,无需服用药物能自然入睡,胃无不适感。面色红润。舌质淡红薄白苔。
开天门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推、抹、揉、轻叩补泻不同的手法按摩患者头部穴位,能使患者头面部气血通畅、大脑血液循环加快,镇静安神、改善睡眠、减压明目,治疗头晕、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失眠等,同时开天门按摩头颈部诸穴,能调整血管收缩功能,具有镇静安神、镇惊止痛除烦的作用。
耳穴压豆:耳穴埋籽(耳穴贴压)技术则是采用王不留行籽等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手法与耳穴压豆结合相结合,畅通气血经络,临床收效甚佳。
入睡快、睡眠深、时间足、做梦少,
是良好睡眠的表现,
让我们共同为更高质量的睡眠努力!
供稿:中医科
初审、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