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周】早中期青光眼及早发现,否则永久失明!
❖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其症状隐蔽,难以发现,若诊治不及时,可导致不可逆转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最终失明,也因此被称作“隐形的视力杀手”。
全世界范围内青光眼的致盲率是相当高的,全球约7000万青光眼患者,我国约2600万,因青光眼致双眼失明者,占全球不可逆的盲人数约50%,是世界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尽管有着如此高的致盲率,但生活中老百姓对青光眼知之甚少,90%的青光眼患者在来医院接受治疗之前,对青光眼是一无所知的,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后期的生活质量。
世界青光眼周(WorldGlaucomaWeek)是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让更多的人认识青光眼这一疾病,进而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早期干预,从而避免造成视功能损害,甚至永久性视力丧失。2022年3月7日至13日是第15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世界青光眼周”的主题是“重视青光眼随访,防止视功能损伤”。
让我们一起关注青光眼,守护眼健康。
什么是青光眼?
我们的眼睛是一个很精密的器官,除了能直接观察到的角膜(俗称“黑眼珠”)、巩膜(俗称“眼白”)之外,眼球里面还有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等内容物,眼球后壁有脉络膜、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等,这些部位各司其职,协作运转,让我们能够看得清这个世界。与血管里时时刻刻存在着血压一样,眼睛里也是有眼压的,正常的眼压对维持眼球的正常的形态与功能很重要。一般来说,正常眼压在10~21mmHg。
青光眼(glaucoma)的定义是: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眼压升高,超过视神经可承受的限度,造成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视神经就像电缆,将眼部获得图像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大脑整合、编码,形成我们看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视神经里面包裹有无数“视神经纤维”,就像是是电缆里的“光纤”,它非常脆弱,高眼压很容易让它受损伤。它损伤了,视神经萎缩了,就直接影响到图像信息向大脑的传输,视功能也就相应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完全失明。
眼压为什么会升高?
眼压升高跟眼睛里面的房水有关!
在眼睛角膜的后面、晶体前面有一个空间,叫前房,这里面装满了透明的液体,叫房水(不是眼泪)。房水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在眼睛里有一个不断分泌、流出的循环。正常情况下,房水产生和排出保持平衡的话,眼压就正常。如果房水流出受阻,在眼内越积越多,就会引起眼压升高,如果眼压水平超过了视神经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青光眼。
青光眼有哪些类型和典型表现呢?
临床上青光眼大致可分为3类,类型不一样,临床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一、原发性青光眼
1)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所导致,又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时,会出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伴有同侧头痛,恶心呕吐。这时很容易被误诊为颅脑疾患、神经性头痛或胃肠炎等,如得不到及时治疗,24-48小时会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完全失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没有明显的眼胀、头痛等症状,可能有一过性鼻根部酸胀、虹视(看灯光时会有彩虹样光环),休息后可以缓解。
2)开角型青光眼:是房水外流受阻于小梁网-Schlemn管所导致,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有视疲劳,轻度眼胀和头痛。当眼压波动较大时,也出现虹视,双眼视野逐渐缩小,但中心视力可不受影响,直到晚期视功能损害严重和行动不便时才被发现,最后视力完全丧失。
二、继发性青光眼
主要由于眼部其他疾病引起,比如炎症、外伤、手术、肿瘤等,往往病因明确,伴随眼压升高,有眼胀、头痛等症状。
三、先天性青光眼
又叫儿童(发育)性青光眼,是胚胎发育期内房角结构的异常所导致。患儿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主要包括畏光,流泪,喜欢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等症状。同时眼球壁受高眼压作用不断扩张,使得整个眼球不断增大,俗称“水眼”或“牛眼”。
四、混合型青光眼:指同时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因素的青光眼。
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呢?
青光眼发病率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常见于中老年人。青光眼患病高危因素主要有:
1)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研究发现父母、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青光眼患者,其发病率会增加5~10倍;
2)年龄45岁以上;
3)高度远视、高度近视;
4)前房浅、眼轴短、白内障严重的患者;
5)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6)精神压力较大,负性情绪频发且剧烈变化的性格心理因素;
7)暗室停留或阅读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
8)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炎等全身性疾病。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青光眼呢?
1)工作学习环境不宜过暗,光线要充足,夜间看手机或失眠时应将灯打开。如果光线不足,会使瞳孔散大,诱发青光眼。
2)科学安排饮食起居,切忌暴饮暴食,少喝咖啡、饮料,注意不要在短时间内或晚睡前大量饮水。
3)不宜过度用眼,避免疲劳,注意劳逸结合,阅读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4)可做有助于稳定眼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多喝绿茶有一定的青光眼预防作用。
5)生活中保持乐观,胸怀开朗,保持心情舒畅,让自己情绪稳定。
6)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需定期专科检查;老年人可尽早采取手术治疗白内障,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7)若出现眼胀眼痛、头痛、呕吐、视力骤然下降等情况,最好立即就诊。
8)青光眼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点药,定期复查眼压和视野。
供稿:眼科
初审、编辑:冯伟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