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次数多,是因为肾不好?关注肾健康,远离这些危险行为
很多人认为尿尿次数多
说明肾不好?
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健康的成人白天会尿3~6次,夜间尿0~1次。如果24小时尿了8次以上,夜尿超过2次,每次尿得还特别少(小于200毫升),就属于「尿频」。
其次如果尿变多更多的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
而「肾不好」更多的表现恰恰是尿少。当尿少到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抽血检查就会发现「肾功能异常」,如果一直少下去,甚至可能发生「尿毒症」。
保护肾脏
远离五种危险行为
补肾是许多人崇尚的养生理念,但中医学所指的“肾”,是一个功能学概念,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泌尿系统功能的综合功能。
而现代医学所指的“肾”,是指肾脏。
肾脏担负着清除体内毒素、废物及过多的水分的重任。一旦肾功能受损,大多数是不可逆的。与其经常补肾,不如远离以下五种危险行为,好好保护肾脏。
肾脏怕:大鱼大肉,蛋白太多
肾脏怕:天天老火汤,嘌呤多多
肾脏怕:经常憋尿,喝水不足
肾脏怕:饮食偏咸,水分不易排出
肾脏怕:滥用药物,毒翻肾脏
保护肾脏健康
8项黄金法则
1.保持健康、合理运动
2.控制血糖
3.监测血压
4.健康饮食、保持体重
5.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6.戒烟
7.不随意服用非处方药物
8.如果有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查自己的尿常规和肾功能
遵循以上8项黄金法则,可以大大降低患上肾脏病的风险。
慢性肾脏病常见原因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0.8%,其中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是我国引发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IgA肾病、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病、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药物、乙型肝炎等均可造成肾脏损伤。
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
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压、夜尿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医。其中小便性质和颜色改变比较容易观察,蛋白尿外观上表现为小便出现大量泡沫,血尿尿色呈浓茶色、淡红色甚至酱油色。
慢性肾脏病不是绝症,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诊,可以阻止、延缓疾病的发展,恢复相对正常的健康生活。
广药大附一院
肾内科专家
蒋文功
副院长、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曾在日本昭和大学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的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农林门诊)
吕路
主任医师、博士
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慢性肾脏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IgA肾病等专科疾病的诊治,对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五上午(农林门诊)
黄培华
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对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有多年的工作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农林门诊)
桓文穆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如泌尿道感染、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尤其擅长血液净化治疗急、慢性肾衰。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农林门诊)
供稿:肾内科
初审、编辑:冯伟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