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女性,关注乳腺癌患者皮肤健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变态反应科在妇女节直播科普、服务患者
3月8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变态反应(过敏和免疫)科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共同举办了“乳腺癌靶向治疗患者关爱”线上科普直播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帮助女性乳腺癌患者掌握预防和治疗抗癌靶向药物引起相关皮肤疾病的方法,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帮助女性乳腺癌患者更好地融入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变态反应(过敏和免疫)科骆肖群教授团队受邀参与主讲。在直播中,骆教授针对乳腺癌患者在使用靶向抗肿瘤药物前后的不同需求上进行了逐一地、仔细地讲解。在使用靶向药物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即将使用的靶向药物,提前治疗原有的皮肤疾病,适当对皮肤进行保湿、防晒等护理,以预防可能出现的皮肤疾病;在使用靶向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皮肤的变化,一旦出现相关皮疹,需要与肿瘤科医生和皮肤科医生充分沟通,谨慎决定是否需要停用抗肿瘤药物。近年来,骆教授及其团队积极参与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参与编撰了《中国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安全性管理的专家共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中国临床治疗共识》等权威专家共识,对靶向药引起皮肤疾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此次活动还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开场致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云护士长给患者们做了《乳腺癌患者的脱发管理》宣教。据统计,当日线上直播间参与人数高达3000余人次,活动反响热烈。
近年来,华山医院变态反应科重视科普宣传,开设了“华山变态反应科”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为特应性皮炎、药物不良反应等多种常见疾病的线上全病程管理及科普宣教平台,为广大百姓拓宽了知识获取渠道、为青年医生提供了展示业务水平的舞台。由华山医院变态反应科张臻医师主持的上海市科普基金会科普基金(项目号202106)也参与了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宣传。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报告》显示,2020年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已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靶向抗肿瘤药物给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带来了生命的曙光。但是,靶向抗肿瘤药物所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常见,部分患者皮疹泛发甚至威胁生命,目前已成为困扰乳腺癌患者的常见问题之一。因此,此次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和华山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多学科协作科普活动也受到了许多乳腺癌患者的高度关注。
此次妇女节直播也同时开启了“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项基金会”在2022年科普教育的序幕。2021年09月28日,“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项基金成立暨多学科协作联盟”成立。这个专项基金由上海防癌抗癌事业发展基金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设立,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联盟形式,防治靶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为肿瘤患者用药保驾护航,提高肿瘤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来源:变态反应科杨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