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壁骨折不用愁3D打印助医美——我院耳鼻喉科率先完成河北首例应用3D打印经鼻眶内壁骨折修复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栾峰主任带领团队,在医疗技术创新工作室的大力支持下,应用3D打印和鼻内镜技术,成功为一名眶内壁(鼻腔外侧壁)骨折患者实施修复手术。不仅为患者保住了颜面、达到了医学美观,同时减少了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为河北省首家利用高分辨率CT结合3D打印技术,完成鼻内镜下经鼻眶内壁骨折修复的三甲医院。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已顺利出院。
去年12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张先生遭遇交通事故导致颜面外伤,慕名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入院时,患者双眼睑青紫肿胀,结膜充血,无视物模糊、轻度重影,眼球可以运动,经颌面部CT检查显示右眶内壁骨折,急需手术治疗。
传统治疗模式往往采用常规眼眶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骨折缺损范围不能精准定位;其次修复手术全凭医师的临床经验去摸索修复眶壁缺损,耗时长且损伤大。术后会在患者面部留下较大疤痕,严重影响面部美观,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负担。
为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栾峰主任带领团队为张先生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进行了大胆而有意义的创新,在医疗技术创新工作室的帮助下,栾峰主任利用患者眼眶高分辨率CT重建的原始数据,经3D打印,制造出患者眶壁骨折的镜像实体模型,清晰地显示出骨折处缺损部位的大小及形状,以及与周围神经、肌肉的解剖关系。
随后,手术团队在术前将可吸收人工骨片按照模型缺损的大小及形状1:1修剪好。术中,在鼻内镜下经鼻入路打开筛窦,将经右眶内壁骨折缺损处疝入到筛窦里的眶内容物(肌肉、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等)复位后,再用修剪好的可吸收人工骨片对眶内壁骨折缺损区域进行填充修补。手术团队仅用时1个小时便完成了全部修复程,手术圆满成功。
应用3D打印和鼻内镜技术,经鼻进行眶内壁骨折修复,极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个性化的精确数据还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术中对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组织损伤,确保了修复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可吸收的人工骨片在术后可被完全吸收,最终形成致密的瘢痕组织替代骨折缺损处,无异物残留,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面部无瘢痕遗留,保证了患者医美的需求。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在医院的领导下,依托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强大的技术支持,在鼻内镜诊疗、鼻颌面复杂骨折的整复、颞骨骨折面神经减压等多项技术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将在栾峰主任的带领下,以患者为中心,积极践行“除患者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服务宗旨,在这个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努力提高手术质量,将患者的治疗做到尽善尽美,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科室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成立于1958年,现有独立病区床位35张,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人,研究生导师3人,护士16人。耳鼻喉科医师研究方向分别有耳颅底外科,鼻颅底外科,咽喉科,头颈外科。科室目前年手术近千台,已开展以鼻颌面复杂骨折手术,面神经减压手术为强项的各类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科手术,开展呼吸睡眠监测、鼻内镜诊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期根治+成型等多项技术。
目前科室诊疗特色突出,硬件设施齐全,技术水平过硬,人员结构合理,集科教研于一体,为全国耳鼻喉科联盟单位,与国内外专家联系紧密,掌握国内外最新技术,是一支深受同行肯定和患者信赖的医疗团队。
诊疗特色:
1.颌面单纯及复杂骨折
2.鼻内窥镜下微创脑脊液鼻漏修补
3.中耳炎的规范化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期根治+成型技术
4.眩晕的诊治,成功开展半规管阻塞术
5.外耳道癌行颞骨次全切、颞骨骨折行面神经减压术、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专家介绍
栾峰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省及河南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
河北省睡眠呼吸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河北省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咽喉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医师协会第一届睡眠专业委员常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头颈肿瘤和甲状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耳鼻喉头颈外科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精通鼻内镜及鼻颅底手术、咽喉部及喉气管手术、中耳及面神经手术以及鼻颌面部复杂骨折手术,对眩晕、耳鸣及耳聋等疾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拥有近三十年耳鼻喉头颈外科临床经验,曾赴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研修。目前主要科研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对各类耳聋的治疗。工作严谨,认真负责。
来自: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