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眼眶肿如鸡蛋大 多学科联合紧急诊疗
1年前,83岁的高龄老人右侧眼眶出现一肿物,起初症状不明显,她并未引起重视,随着肿物逐渐生长,如鸡蛋大小,并压迫眼球,出现眼球向外侧歪斜、眼球转动困难、视物重影等表现,这才意识到就医的紧迫性,到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入院后行CT检查,眼科主任、主任医师谭德文发现:“老人眼眶巨大肿物已导致额骨及颅骨骨质破坏,若不立即处理,可能压迫脑组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治疗刻不容缓!”
凭借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谭德文考虑“眼眶黏液囊肿”。眼眶黏液囊肿多起源于鼻窦,特别是额窦,可向眶内扩展,额窦后壁骨吸收后向颅内蔓延,手术需彻底清理囊肿包膜,否则可能反复发作。目前,老人囊肿突破额窦,清除囊肿后可能出现脑内容物膨出、硬脑膜破裂等并发症,病情复杂。
立即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王锋、神经外科蒋铭副主任医师及手术·麻醉科多学科会诊后,多科联合行“右侧眶内肿物切除术+鼻内窥镜下右侧额窦开放术”。术后病理报告如预期,老人恢复良好。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模式,即由多学科专家围绕某MDT模式通常指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系统疾病的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的治疗模式。MDT模式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是集中在肿瘤诊疗领域,随后在各个治疗领域得到全面发展,比起单学科诊疗,MDT模式能够制定出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效率,但在国内,由于医疗资源不足,MDT模式在国内医院的覆盖率较低。
此次医疗活动,是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其保障了患者的医疗质量,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临床医生的综合治疗理念,实现了患者与义务人员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