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技术】“火眼金睛”识早癌 消化内科1小时完成高难度手术
68岁的祁大伯是一位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近日因大量腹水来到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消化内科完善胃镜检查后提示,祁大伯患有食管早癌。
由于祁大伯肝功能差、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消化内科医务团队在术前讨论时,认为祁大伯随时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大出血的风险,建议先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月后根据静脉曲张消失程度再行内镜下食管早癌粘膜下剥离术。
但消化内科吴强副主任医师在对该病变进行放大胃镜精查后,认为该食管早癌病变有向下发展的趋势。“如果再等1个月,有可能病变会进一步进展,到时候可能会失去内镜下剥离手术的机会,只能外科手术及放化疗,但患者有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无法行外科手术及放化疗。”
图片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来源于食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位居第四位,并且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的流行病学特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阻断早期食管癌发展成中晚期食管癌,是提高食管癌生存效果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出路。
经感染科积极治疗腹水后,祁大伯转入消化内科行内镜下食管早癌粘膜下剥离术。
仅用时1小时,吴强就在胃镜室成功完成了这例高难度手术,术后转入科室观察室,护士密切观察病情,严格落实各项专科护理措施,祁大伯恢复良好,于术后5天治愈出院。
这是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第一例内镜下食管早癌粘膜下剥离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标志着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在消化道早诊早治领域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近年来,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领导及科室主任大力重视下,不断引进内镜高端设备,输送科室医生到国内顶尖医院进修学习先进内镜技术,科室诊治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021年,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共发现消化道早癌276例,其中食管早癌193例、胃早癌40例、大肠早癌43例,消化道早癌的早诊率达到了30%,内镜下粘膜剥离术156例,在所有区县中位于第一位。
针对以下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主动进行筛查:
1.年龄≥40岁;
2.长期吸烟饮酒;
3.直系家属有食管癌或恶性肿瘤病变;
4.具有食管癌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