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成功完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80岁的杨奶奶最近一个月感到胸闷,一走路就气接不上,后来逐渐加重为休息时也有胸闷气急,夜里都不能平卧入睡。杨奶奶到苏大附一院心内科就诊,医生给她诊断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最严重等级)。杨奶奶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怎么会患上严重心衰了呢?一查心脏彩超发现了问题所在:杨奶奶的一扇心门——二尖瓣——出了故障,她患有重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心脏每时每刻都在收缩和舒张,在心脏舒张时,二尖瓣打开,血液从左心房经二尖瓣流入左心室;而在心脏收缩时,二尖瓣会关闭,防止血流从左心室逆流回左心房。杨奶奶的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二尖瓣不能紧密的关闭,在心脏收缩时,本应被泵入主动脉的血液,大量被漏回了左心房和肺静脉,由此引起了她的胸闷气急。
以往,这种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只能去心脏外科开胸修补或者换瓣治疗,但杨奶奶八十高龄,体重不到50公斤,平时就身体虚弱,现在因为心衰,血压仅80/40mmHg,动辄气喘,已经不能耐受开胸手术,她本人和家属也不想开胸。这么严重且复杂的病情,该怎么解决呢?
心内科蒋廷波主任团队仔细分析杨奶奶的病情,经过认真研究和多番讨论,认为杨奶奶虽然有严重心衰,但她的心脏收缩力是正常的,之所以会发生心衰,完全是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的。所以,要缓解患者的病情,关键就在于用最小的创伤修补好关闭不全的二尖瓣。心内科团队决定给杨奶奶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这种技术不用开胸和体外循环,只需要穿刺大腿根部的静脉血管,就可以完成对受损二尖瓣的修复。经过内科治疗改善心功能后,手术于心内科导管室如期进行。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一根直径6mm的鞘管沿着股静脉送入杨奶奶的心脏,沿着鞘管送入一枚别针大小的“夹子”,在实时4D食道超声的指引下,这枚“夹子”被送至二尖瓣处,成功捕捉住二尖瓣的前叶和后叶,并将它们牢牢夹住固定在一起,这样在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前后叶之间的间隙消失,反流明显减少,心输出量立刻提高,杨奶奶的血压从术前的80/40mmHg立刻升高至130/60mmHg。术毕拔除股静脉鞘管,伤口仅6mm大小。术后8小时杨奶奶就可以坐起来在床上活动,术后24小时就能下地行走了。问杨奶奶术后感觉怎么样,她说:以前总感觉胸口闷,气吸不进来,饭吃不下,现在感觉呼吸通畅多了,东西也吃得下了!
蒋廷波主任介绍,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在7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3%。由于合并症以及虚弱等原因,很多高危的二尖瓣重度返流患者失去了外科修补的机会。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因为不开胸、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耐受度高,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目前在全球使用已超10万例。2020年Mitraclip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021年苏大附一院心内科团队除了成功完成首例Mitraclip术,还完成了多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相信在未来苏大附一院心内科还会造福更多的心脏瓣膜病患者!
部门:心内科作者:钱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