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中日友好医院荣获2021“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六项奖项
为向生命致敬,树立医者典范,12月8日,由环球时报、生命时报主办,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敬佑生命·荣耀医者”第六届公益活动盛典在京举行。中日友好医院荣获单项奖5项、集体奖1项。其中,护理部主任赵芳获“美丽天使奖”,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孟化获“科普影响力奖”,针灸科主任李石良获得“专科精英奖·针灸科”,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江山获得“专科精英·康复科”,胸外科副主任马千里获得青年创新奖。中日友好医院连续六届荣获优秀组织奖。
“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活动致力于树立医者典范、弘扬医者精神、促进医患和谐,为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提供了良好环境。
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用专业和大爱驱散痛苦,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生命尊严顽强拼搏,给大众带来希望和生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今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特别强调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医师给予表彰或奖励,体现了党中央对医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2021年度“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活动也得到了更多医院的支持,更多医护人员的参与,更多评审们的倾力关注。在两院院士和国医大师、三甲医院领导及医学界权威专家的共同推荐下,110位医务工作者和团队荣获“荣耀医者”称号。他们是医疗卫生领域里医德、医术、医品兼俱的典范,值得全社会学习、尊重和弘扬。
中日友好医院获奖专家介绍
针灸科李石良主任“专科精英奖·针灸科”
李石良,58岁,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第一部针刀专科临床解剖学著作——《针刀应用解剖与临床》,主导了超声可视化针刀系列技术的研发,推动针刀技术进入可视化时代。
护理部主任赵芳“美丽天使奖”
赵芳,56岁,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兼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欧洲国际护理CareChallenge最佳项目奖,北京护理学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她带领的党支部获中日友好医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从糖尿病护理的深耕不辍到质量安全的匠心守护,再到团队引领与管理,她始终用信念和言行诠释着护理从业者的“敬佑生命、大爱无疆”。
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孟化“科普影响力奖”
孟化,男,50岁,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青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胃肠道疾病的诊治,擅长腹腔镜下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目前常规开展胃癌腹腔镜根治、食管反流微创手术治疗,2011年较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下肥胖症及代谢病手术。独立完成糖尿病减重手术7000余例。曾获2016年(第二届)全国“人民好医生”称号。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江山“专科精英·康复科”奖
江山,41岁,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解放军总医院十大杰出青年;中日友好医院“拔尖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届、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医师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委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脑损伤后高级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骨关节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
胸外科副主任马千里青年创新奖
马千里,40岁,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医院首届“辛育龄青年奖”获得者,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会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腔镜内镜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数字医学及应用学组委员,人体器官保护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委员。擅长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复杂肺外科手术,肺移植等手术。
供稿宣传处
审核王燕森蔡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