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中日友好医院张代钊、钱文燕、黄柳华3位教授荣获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称号
12月9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名单。中日友好医院张代钊、钱文燕、黄柳华3位教授成功入选!
为在首都中医药系统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首都国医名师”评选工作,每5年评选一次。入选者均是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在北京中医药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老中医药专家。
中日友好医院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专家介绍
张代钊男,1929年出生,共产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首任科主任,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我国中医肿瘤学科奠基人之一,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专家,第一、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66年总结提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佳方案,尤其擅长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开发出“扶正解毒冲剂”等多个制剂用于晚期肿瘤患者。
钱文燕女,1936年出生,共产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医生,师从中医皮科泰斗赵炳南先生,从医60年一直致力于一线临床工作,擅长中医药诊治银屑病、各类型湿疹及其他疑难皮肤病,尤在治疗方面颇有建树,她提出:皮损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湿热内蕴密切相关,辨证上重视整体观,局部辨证为辅。治疗上强调身心合一、固护后天之本,治则上早期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为主,后期注重活血化瘀,祛除湿邪贯穿始终,随症加以祛风止痒。此外,常配伍中药外洗,以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为基本原则,颇获良效。热心中医药传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大批学生。参与整理和出版《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等多部中医皮肤病学术著作,为中医皮肤病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和经验支撑。
黄柳华女,1941年出生,民盟盟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科主任。先后跟随国医大师徐景藩、周仲英、朱良春等学习,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中日友好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医学科”奠定了学术及人才基础。从医56年始终致力于中医老年病学研究,针对老年人多脏器共病,症状多变又极不典型的临床特点,强调临证明确诊断及抓主要矛盾进行个体化治疗。总结出5项老年病诊疗原则:1.对疾病进行排序,2.指定个体化目标值,3.强调病因治疗,4.治疗要有整体观,5.强调防重于治。制成中药“脑梗通”用于老年急性脑梗塞疾病治疗,著有《宗中汇西临证实录》等多部中医学论著,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
2008年以来,中日友好医院共有6位专家荣获第二届、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他们是:许润三、晁恩祥、史载祥、李佩文、阎小萍、张铁忠。
希望全院职工以“首都国医名师”为榜样,刻苦钻研,博采众长,不断创新,齐心协力积极争创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为医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