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开展2021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义诊科普活动
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51.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作为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骨质疏松特别“青睐”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而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有着庞大的骨质疏松患者群体。骨质疏松所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尤其是髋部骨折,因其高致死、致残率而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也因此,骨质疏松被许多人叫做“沉默杀手”。
10月19日,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在门诊大厅开展“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为主题的国际骨质疏松日义诊科普活动,更为细致地指引公众认识骨量,早筛查以尽早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疾病。在科普讲座现场,内分泌科章志主任为广大市民详细讲解骨质疏松的危害、治疗及预防,并提醒大家及时了解自身骨量状态。发现骨质疏松症后如果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以预防50%以上的脆性骨折,完全有办法让六七十岁的骨头像二三十岁一样。
专职教育护士徐颖指导参加活动的市民进行快速骨质疏松风险评估的自测问卷,让在场的每位参与者都能清楚了解自身的骨质疏松风险程度,提示大家进一步采取相对应的筛查及预防措施。
在义诊现场,章志带领的医护团队热情的接待每位来义诊的市民,仔细倾听他们的问题,耐心解答并提出专业性建议。
本次活动现场共有60余位市民参加科普讲座,累计医学咨询130余人次,发放教育资料150余份,免费评估骨质疏松风险近100人,现场参与的市民学习热情很高,纷纷表示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