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侠”显威力 手术机器人助力骨科创伤手术
近日,安徽省立医院创伤骨科成功为一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成功实施“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与以往不同的是,手术多了一位“主刀医生”,就是最新一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也是手术机器人在安徽省立医院创伤骨科治疗领域的首次应用。
家住合肥的高大姐今年60岁,因不慎摔伤导致髋部肿痛,无法行走。来到安徽省立医院治疗,检查发现,高大姐左侧股骨颈骨折,需进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创伤骨科在详细评估高女士的病情后,针对她年纪不大、希望保留髋关节的意愿,决定采用最先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协助完成手术。
骨科手术机器人由机械臂和仿真手组成,是骨科手术精准导航的利器,又被称为“独臂侠”,正越来越成为骨科医生的好帮手。手术中,仅需35次X光透视,就可以在电脑上重建出股骨颈的三维形态和螺钉位置规划,通过红外线探测,准确识别出患者需要置入螺钉的方位。随后,机械手臂会根据系统指令运行到指定的置入点,医生只需要打入导针,即可成功置入螺钉。股骨颈骨折对固定螺钉的位置及分布要求高,与术后固定的强度及骨折愈合密切相关,通过机器人规划及导航能精准且一次成功做到三枚螺钉平行、贴边、倒三角形分布
手术当天,在助手配合下,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徐玮操控骨科机器人,与麻醉科、手术室团队密切协作,利用机器人精准规划入针点及螺钉轨道,稳定、精确置入螺钉,约2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三天后,高大姐康复出院。
未来,骨科机器人将在安徽省立医院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股骨颈骨折空心钉,骨盆及髋臼骨折通道螺钉,全脊柱椎弓根螺钉等微创置入手术,在这些“独臂侠”机器人的帮助下,“精准骨科,智慧骨科”未来可期。
股骨颈骨折的预防及救治
徐玮介绍,股骨颈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往往由摔倒,扭伤等轻微外伤导致,且大多数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股骨颈骨折的预防重点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保持营养的充足和均衡。营养充足、均衡,身体就会强健,骨质也会非常坚强,从而避免轻微外伤造成的股骨颈骨折。
第二、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室外的体育锻炼,能保障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身体钙质的吸收,有利于骨质矿化,增强骨质。同时,通过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人的反应和协调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能有效避免意外中的股骨颈骨折。
第三、预防跌倒或滑倒。冬天路滑时减少出门,要穿防滑鞋,走路双手不要插兜,双臂摆动能够更好的保持平衡,这些都能最大程度减少跌倒。
目前骨科学者大多建议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考虑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65岁以下患者可选择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良好的复位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骨科创伤骨科亚专科团队介绍
2020年急诊门诊接诊患者1.6万余人次,手术量2500余台。创伤骨科主要承担全院创伤急诊工作,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急救中心,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严重多发伤复合伤治疗,急危重症抢救,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等领域位居安徽领先、全国前列。
方诗元: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大附一院副院长、政协委员、中国科大校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骨盆髋臼学组委员,AO创伤中国区讲师,SICOT中国数字骨科学会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创伤骨科主任徐玮: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骨科学分会第八届及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青年医师联盟委员,DePuySynthesTClub未来领袖精英社讲师,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创伤骨科田丰/文创伤骨科田丰/图创伤骨科徐玮/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