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被折叠的人生 圆万千儿童“挺直脊梁”梦——十大杰出奉献医师之宋相建
凭借刀尖上的精妙技艺,他攻克国际罕见重度脊柱侧弯,殚精竭虑,四处奔走,为400多名患儿筹集800余万慈善基金,12年磨一剑,他带领团队守正创新、不断突破,为万千“低头患儿”开启“抬头人生”。他就是荣获“河南公众调查百姓心中的好医生”、“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儿童科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小儿肢体畸形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的郑州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Ⅱ·脊柱侧弯专科主任——宋相建。
守正创新成立省内第一家脊柱侧弯专科
1989年,宋相建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仿佛命中注定要与小儿骨科结缘,当年他被分配到医院小儿骨科后,便再没有离开,至今已32载。
在当时,国内能开展脊柱矫形的医院不多,河南省也只有郑州市骨科医院能开展这项技术,因难度大、风险高,稍有不慎会损伤脊髓甚至造成瘫痪,许多骨科医师不愿干脊柱畸形矫正。
为攻克脊柱侧弯领域前沿技术,他在原有的哈氏棒、鲁氏棒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先后赴北京积水潭、南京鼓楼医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欧美知名医院进修学习。1994年,他在积水潭学习后在省内率先开展“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肢体延长、骨不连治疗”技术,20世纪初他在省内率先引进“应用TSRH、CDH、Upas等三维矫形方法治疗脊柱侧凸”,填补省内空白。看到患儿重新挺直了脊梁,更坚定他毕生奉献脊柱侧弯矫形的决心,2009年6月1日,宋相建领军挂帅成立河南省第一家以小儿骨科Ⅱ·脊柱侧弯命名的骨专科。
建科后的十余年,宋相建带领团队苦心钻研,不断守正创新、刷新技术突破。先后攻克“一期后路全脊柱截骨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脊柱非融合矫治技术”等现代国际先进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010年,他前往清华大学参加“郑州市2010年度省、市级学术带头人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同年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椎体刨髓式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技术,获“郑州市科技攻关奖”;2015年攻克的“钴硌钼多向滑动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弯,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2012年,宋相建采用“微创内撑开技术”,可安全实现矫正率80%以上。
一系列科研攻关、创新成果将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侧弯专科引领到了国内先进技术队列之中,在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等专业学会有重要学术任职。
同时,积极开展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先后选派年轻医师外出研修学习;全年坚持无间断的进行专业名著研读,带领团队参加国际COA大会、国际脊柱侧弯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进开展学术交流,并作精彩发言。团队先后获国家专利2项,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
矫正人生圆万千儿童“挺直脊梁梦”
脊柱畸形患儿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之痛,这些患者不仅丧失劳动力,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社会压力。虽然只是一名医生,但宋相建早已把拯救脊柱侧弯儿童当成自己的使命与职责。
2010年,来自新乡市长垣县的8岁小男孩“亮亮”,在家人的带领下辗转找到宋相建。经宋相建诊断,亮亮属于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少见的遗传性病——RubinsteinTaybi综合征,当时全球范围内仅有100多例报道,且亮亮还属于严重的类型。严重的脊柱畸形,使整个躯干倾斜且胸廓畸形,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甚至不能吃饭,8岁的孩子每顿只能喝80毫升的稀汤。同时还存在脊柱侧弯畸形、颈椎后凸畸形,双肘关节脱位并肘内翻等等,尤其是颈椎后凸压迫孩子的脊髓,导致双下肢无力,无法正常行走!
经过详细检查,最终为亮亮制定长达7年的完善手术方案,先行颈椎畸形矫正、半年后待颈椎稳定后再做脊柱侧弯矫正手术、以后每9个月到一年再进行一次矫正延伸手术……自2010年后前后历经10次手术,脊柱里有脊髓、神经、血管,周围还有重要脏器,手术风险大,截瘫、肺气肿、失血性休克、心跳骤停,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紧绷着宋相建团队的神经,面对重大技术挑战、闯过一道道难关,1cm,2cm,5cm,10cm…孩子的腰变直了,个儿长高了!如今的小亮亮已经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除此之外,经他团队救治的脊柱侧弯患儿不胜枚举、见诸报端,如“月亮女孩”小雪林、48岁的“折叠人”老闫等,截至目前,宋相建团队共帮助数千名患者重新“挺拔做人”。
仁心大爱400余名患儿共800余万慈善捐款
脊柱畸形发病年龄小、致残率高,除了影响患儿的体形和外观之外,严重者可能影响心、肺等诸多脏器或压迫神经瘫痪,导致严重后果。这种疾病手术和后期治疗费用很高,三十余年的从医经历让宋相建意识到,许多患儿即便是找到了高水平的专家,能够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重塑脊梁,却因无力负担高额的治疗费只能无奈放弃治疗,让人感到惋惜。
为此他时常陷入沉思,作为一名小儿骨科医生,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答案就藏在他的行动里,二十多年来,他积极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使郑州市骨科医院成为中华慈善总会威高爱心工程全国为数不多的定点医院;2018年又联合至善公益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中国梦·脊梁工程”为主题的大型慈善救助项目;帮助贫困患者参与郑州市骨科医院“郑骨·爱您入骨”慈善救助基金项目等等。
像亮亮这样家庭困难的高难度脊柱侧弯患儿,在科室开通绿色通道的同时,宋相建多次向中华慈善总会申请,历经艰难终获批准,科室也开通了就诊绿色通道,近30万的手术费用减免了近20万,亮亮只是众多接受救助的贫困患儿之一。
医者,仁也。真正实现“花小钱、治大病”,更多地矫正脊柱侧弯患儿是他多年的目标和夙愿。截至目前,他共为400多名患儿争取800余万慈善捐助,也帮助400余个家庭重拾起生活的希望。如今这些患儿或正常生活、学习,或早已工作、结婚,每逢复查期间,他们都要来看望一下这位给予自己新生活的好医生!
除此之外,他还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关注脊柱、关爱生活”脊柱侧弯大型公益活动——包括脊柱侧弯义诊、脊柱侧弯免费夏令营,为全省40多个县市以及陕西、河北等地患儿免费义诊;成立脊柱侧弯学校,定期集中培训座谈,对术后患者制定个性化额康复计划和指导,帮助患儿尽早回归正常生活,避免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或其他不良后果。
十二年磨一剑,如今宋相建带领的脊柱侧弯团队拥有包含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11人的34人医护团队,科室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医学重点学科、郑州市特色专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