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会诊集众智——腹部疑难外科开展复杂瘘手术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腹部疑难外科依托“云会诊”平台,为一名来自安徽的术后复杂瘘患者优化手术方案,最终通过腹腔与胸腔同期手术,帮助患者摆脱长达三年的腹部流脓与反复高热。
患者老张的麻烦源自五年前,他在当地就诊时意外查出小肠间质瘤,所幸手术顺利,术后口服靶向药物,情况较稳定。但两年后又出现右上腹不适,复诊提示肿瘤肝转移,不得不再次手术。然而术后出现高热,手术切口一直流脓不止,诊断为膈下脓肿。辗转求治于多家医院,尝试多种治疗手段,始终反反复复、迁延不愈,腹部脓液一流便是三年。听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尹路、陈春球两位主任医师在肠瘘治疗方面颇有建树,便慕名来沪求医。
为明确膈下脓肿累及的范围,高仁元主治医师为老张安排了造影检查,然而刚注射完造影剂,他就剧烈咳嗽,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高医生的警觉——注射造影剂后引发刺激性咳嗽,难道脓肿已“烂穿”膈肌侵入胸腔?随后的造影X片验证了推测,各项检查结果都指向横结肠瘘和支气管胸膜瘘。
慎重起见,医疗团队将老张的情况提交“云会诊”讨论,这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腹部疑难外科的独创特色项目——患者无需东奔西跑,全国众多医界精英“云端”汇集,共商腹部疑难病症应对之策。针对老张的病情,专家们展开详细讨论和分析,最终一致认为诊断明确,即横结肠瘘和支气管胸膜瘘,建议手术治疗,并对手术难点与注意事项给出专业意见。
横结肠瘘是源头,大肠中的细菌源源不断漏出,在膈肌下方积聚形成脓肿,虽然一部分脓液从瘘管排出体外,但大部分还是留在体内。积聚的脓液长期刺激腐蚀膈肌,最终烂穿膈肌侵入肺部,形成支气管胸膜瘘。术中不仅切除横结肠病灶,还请胸心外科周健主任等接力,将胸腔内感染硬化的部分肺组织切除,彻底清创并修补破损的膈肌。术后不到三周,老张就恢复并顺利出院。不久前回访,瘘口已愈合,呼吸、饮食、排便等都没有问题,恢复正常生活。
“云会诊”是在黎介寿院士建议和指导下,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腹部疑难外科发起、全国相关学科顶级专家共同参与的远程病例讨论会。两年多来,在陈春球主任主持下已举行超过一百期,每周五早晨7~8点邀请15位左右各学科专家针对前期遴选出的三个疑难病例开展讨论,以汇集众智、优化方案,让患者切实获益。成功手术告别沉疴的老张只是无数疑难患者中的典型代表。期待这一全国知名专家参与的“云会诊”平台能不断优化,行稳致远,为更多患者带去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