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勇夺三连冠,再创生命奇迹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杨玉琼医生在2024年黔东南产科危急重症病例交流大赛中再次斩获一等奖,成为继2022年、2023年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荣获该项比赛一等奖之后的再一次延续。
据了解,本次比赛由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局和黔东南州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主办。重点关注产科危急重症救治方案(围绕紧急处置、抢救用药、术前准备、手术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来自黔东南州16个县市的31家医疗机构参加比赛。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杨玉琼医生积极筹备,比赛采取“双盲”方式进行,参赛作品须隐去选手及导师信息、患者信息、医院信息等,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杨玉琼医生最终以优异成绩斩获大赛一等奖。
在本次参赛实例作品中,杨玉琼医生讲述了一位高危妊娠的孕妈,通过试管成功受孕,在孕32周时无诱因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到达医院时,行胎心监护检查,提示双胎儿胎心异常,有濒死可能,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贵医大二院产科团队立刻组成MDT救治团队,将患者紧急转运至手术间,行紧急双胎剖宫产术。在转运过程中,仅数分钟时间,患者病情急剧恶化,腹痛加重、见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湿冷、血压骤降……。因患者病情危重,产妇及双胎胎儿随时面临死亡可能,此时患者入院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未回,手术风险极大,但时间就是生命,产科黄宜红主任医师、胡邦丽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即刻联系手术室麻醉医生及护理人员做好抢救危重孕产妇的各项准备,新生儿科医师立即到场主持抢救新生儿,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全力配合参与抢救。术中探查,发现腹腔内积血达2000+ml,经过手术,发现引起患者腹痛、休克的元凶为罕见的子宫静脉自发性破裂出血。术中娩出两个无生机儿,经过抢救,其中大毛恢复良好,小毛抢救无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5天痊愈出院,子宫静脉自发性破裂临床上极为罕见,报道甚少,极易发生漏诊误诊。
本例患者抢救成功,充分体现了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在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医疗团队井然有序,敢于担当,临危不惧,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杨玉琼医生通过病例比赛,向同行分享罕见危重症病例救治体会,以此拓展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此次参赛为线上视频形式,视频拍摄制作得到宣传科工作人员大力支持,使得这次比赛的视频丰富,助力杨医生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
资料来源: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