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二医技术】2岁孩童误吸花生米险丧命 “一招”取出异物转危为安
近日,2岁的小洪(化名)在一次进食花生后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并伴有呼吸困难,休息片刻后得以缓解,但恢复活动后又再次剧烈发作。见此情形,小洪的父母十分惊慌,立即赶往当地卫生院就诊,但由于未能明确病因,家属立即将小洪送来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小洪送达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区主任温丽慧主任医师立即查看患儿,发现其呼吸急促并伴有刺激性咳嗽,高度怀疑其存在支气管异物,随即,立刻为小洪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急诊CT检查。
CT检查显示为右肺主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影,即有气管异物存在,这也证实了温丽慧的诊断。“气管内异物属于高危急症,随着呼吸波动可出现损伤气道及阻塞气管导致窒息、呼吸衰竭等系列并发症危及生命,必须马上进行气管镜手术取出异物”,温丽慧一声令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与麻醉科迅速响应。
该患儿仅有2岁,年龄小,气管及支气管狭小,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后阻塞部分呼吸通道,将进一步加重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如何能在保证其正常呼吸的情况下顺利取出异物成为了手术难点。麻醉科主任黎必万主任医师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建议保留自主呼吸,通过硬支气管镜侧孔通气的方式进行手术,这样既可以在保证通气的同时不占用气道空间,又可以把异物取出。
明确了手术方式,温丽慧与黎必万两位主任的团队通力合作、默契地配合,在生死时速的5分钟里,顺利为小洪取出了嵌顿在支气管的半块花生,小洪的呼吸通道得以恢复畅通,脱离危险。
“感谢,感谢,非常感谢你们!”小洪的父母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一声声感谢里皆是道不尽的感激之情。
专家提醒
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黎必万:
气道异物的麻醉风险非常高:1.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小儿,小儿气道纤细,且存在手术麻醉共用一个气道,在气道异物取出时,麻醉医生需要将气道的操作空间优先让给取出异物的耳鼻咽科医生。2.气管镜操作时刺激强烈、患儿气道高反应、易激惹、呼吸功能明显受限等。因此,气道异物手术的风险极高,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儿童风险越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温丽慧:
儿童气道异物是一类极易危及生命的急症,3岁以下孩童主要气道异物为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建议家长朋友们切勿让3岁以下小孩进食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以上食物会因儿童进食时玩耍、哭闹等从口腔掉入气道内引起呼吸道窒息等严重后果。当怀疑孩子出现气道误吸时,家长一定不要盲目救治。也切不可慌乱,可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自行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无论异物是否排出,均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本文来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