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这类病,大连市中心医院成为全国实践中心
62岁的王女士是一名类风湿患者,多年的关节肿胀变形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两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开始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戴冰冰主任门诊随诊,病情控制得一直不错。前段时间,王女士出现了反复咳嗽、胸闷气短的症状,她担心自己是得了肺炎,便前往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没想到,根据CT和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她得的不是普通肺炎,而是间质性肺疾病,需要到风湿免疫科进一步治疗。王女士有些纳闷,“风湿免疫科我熟呀,这个科还能治肺炎?”
在入院诊治的过程中完善了相关检查,王女士最终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医生根据病情通过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药物,有针对性地展开系统规范化治疗,很快王女士呼吸困难的症状得以解决,几天后顺利出院。
结缔组织病(CTD)
戴冰冰主任介绍,CTD是一组可累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有1/4-1/3的CTD患者会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称之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
CTD-ILD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病理改变复杂多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内容。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如果不及时通过治疗控制病情,后期可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导致呼吸衰竭。
临床上很多像王女士这样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病时会辗转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就诊。戴冰冰主任表示,很多风湿免疫性疾病会累及到不同的身体器官,例如累及肺脏的患者,可能出现干咳、胸闷、活动后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出现一些常见风湿免疫病症状、怀疑自己得了这类疾病时,应第一时间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在风湿免疫专科医师的帮助下,迅速确诊疾病,控制病情发展。
“国”字号认证
近日,由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风湿病相关肺血管/间质病(学组)、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免疫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发起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一体化诊疗模式建设项目”第一批诊疗中心评审与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通过前期申请、资格审查、资质认证、专家投票等层层考核,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最终获评成为全国首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一体化诊疗实践中心”,辽宁省仅有两家医院入选。
近年来,为优化CTD-ILD患者诊疗流程,探索全病程一体化诊疗模式;推广CTD-ILD患者规范诊治,让CTD-ILD不再是临床难点,中心医院建立起由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放射线科、病理科、康复科、护理部等多学科协作模式,改善患者的预后,让CTD-ILD患者能畅享呼吸。
科室介绍
风湿免疫科创建于2012年,是辽宁省较早成立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治专科。目前科室借助慢病系统对CTD-ILD患者进行严密随访,集成患者信息、监测病情进展、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等功能,实现了对慢病患者全方位、连续性的系统化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系统还能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为滨城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未来,风湿免疫科将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成为全国首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一体化诊疗实践中心”为契机,继续推进构建多学科专家一站式面对面共同会诊——精准医疗模式,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对未来进一步规范并完善风湿免疫科CTD-ILD诊疗和质量控制标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获益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提高大连地区CTD-ILD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风湿免疫科张昊、李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