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案例 | 福建省肿瘤医院为脑转移患者开展鞘内输注系统植入术及鞘内注药抗癌治疗
近日,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郑辉哲主任团队与郭增清主任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开展鞘内输注系统植入术,并通过该装置行鞘内注药抗肿瘤治疗。
“看一个东西会变成4个,甚至6个”,72岁的曹阿姨表现出严重的视物重影,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苦不堪言。曹阿姨最初是今年九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确诊右肺腺癌,肿瘤一发现就已经在脑部广泛转移,目前虽通过分子靶向治疗肺部的肿瘤尚为稳定,但肿瘤颅脑转移引起的症状仍愈发明显,急需进一步抗肿瘤治疗。
郭增清主任团队对患者进行了综合评估,认为其属于右肺腺癌脑多发转移、脑膜转移,需要鞘内注射抗肿瘤药物的方案进行治疗——尝试先完成鞘内输注通道的建立,再通过其注射抗肿瘤药物将更加安全、便捷、精准。
随后,由疼痛科郑辉哲主任团队完成鞘内输注系统的植入,确认通道在位后,由肿瘤科郭增清主任医师和余家密主任医师团队精细安排、郑辉哲主任医师团队协同,顺利通过输注系统完成该患者首剂化疗药物注射。通过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及辅助药物后,曹阿姨的视物重影改善、头痛缓解,同时睡眠、饮食和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改善。目前伤口无渗血、渗液和红肿,各项指标也表现良好。
鞘内输注系统是通过一条埋置于皮下、通往脊髓腔的管道,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蛛网膜下腔,达到精准治疗的效果。植入后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只需定期在医务人员操作下,几分钟就可以进行抗肿瘤药物的注入治疗,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减少了以往患者因反复腰椎穿刺注射的痛苦,有效地减少了化疗药物渗漏可能造成的皮下组织坏死等,并且可以满足脑脊液测压、抽取及化验等。
此外,鞘内镇痛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难治性癌痛与慢性疼痛的治疗,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小、镇痛效果确切、药物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因此,植入鞘内输注系统对需要多周期进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以及重复进行脑脊液检测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为肿瘤脑转移的患者开通了一条生命通道。
此例患者鞘内输注系统手术的实施以及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成功,不仅为患者打通了一条便捷、有效的“生命线”,也体现了福建省肿瘤医院学科联合精准抗癌的技术进步,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