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子”关紧“心大门”,二尖瓣钳夹术让七旬老人重获新生
“感谢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是刘嗲术后一个月来院复诊对医生说的一句话。
来自湖南岳阳的刘嗲今年70岁了,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在今年7月份在家干农活时突感胸痛,随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介入治疗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并植入药物支架。刘嗲虽然胸痛缓解但呼吸困难却越来越重,连洗脸刷牙都无法自理,吃一口饭就要停下来休息,并且只能坐着入睡。
家属们做好了后事的心理准备,抱着最后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潘宏伟主任。潘主任经过仔细询问和检查,考虑虽心梗坏死心肌的面积不大,但由于其部位特殊,正好位于连接二尖瓣后叶的乳头肌附着处,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严重的肺淤血。经院内多学科讨论,一致认为单纯药物治疗无法奏效,必须尽快解决瓣膜反流问题,但因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开胸置换人工瓣膜的手术风险性极高。经过与家属详细沟通后,最后决定做国内最新引进的微创二尖瓣修复技术,即经皮二尖瓣钳夹术。
经过3小时的时间,通过股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将一个回形针大小的夹子成功夹住二尖瓣两个瓣叶并紧锁,术中检查心脏彩超发现二尖瓣由重度反流即刻下降到轻微反流。术后第二天刘嗲就下床活动,甚至能爬3楼不喘气,现在终于能安心睡个好觉了。一个月后刘嗲前来复诊,他骄傲地告诉医生目前生活已经自理,甚至还能给老伴做饭。他的嘴角露出幸福的笑容,回想起一个月前那种状态不由得感慨万千。
二尖瓣反流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各种原因导致二尖瓣无法充分闭合后就导致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回流进左心房,引起左房压及肺静脉压力升高。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心悸、头晕和疲劳。这类患者生活质量差、活动受限、反复住院和死亡率增加。潘宏伟主任提醒目前我国需要治疗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约为750万,传统方法是用人工瓣膜来替换,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术后需要长期药物抗凝等原因,在高龄患者中接受度不高。而经皮二尖瓣钳夹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特点,为不适合或者不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带来福音。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文:胡遵吴威/图: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