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双腔ICD植入术
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完成了一例双腔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DDD-ICD)植入术,ICD针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防止院外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心内Ⅰ一名住院患者心电监护提示室速,经医生判断符合电复律指征,立即镇静后给予双相100J同步电复律一次,心律即刻转复。持续发作的室速可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且极易蜕变为室扑和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心内科主任何荣华带领介入团队仅仅花费一小时便顺利完成“双腔ICD植入术”,术后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团队精湛技术及精心护理表示衷心感谢。
何荣华介绍:
心脏性猝死已成为心脏急症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心室颤动,而不是心跳骤停。在发生心室颤动前均有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极短即转为致命的室颤,因此难以发现,一旦发病如不能在短时间识别并救治,绝大多数患者在入院前已经发生死亡。
ICD是集起搏和电复律两项功能为一体的植入式心律失常治疗装置,具有体积小、转复心律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准确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并自动放电治疗,及时终止各类快速恶性心律失常,可以说是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保护器”。
双腔ICD比单腔ICD在识别心律失常上更加灵敏,增加了心房电极,能够更有效地区分室上速和室速,并可在室上速时行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并提供了一个双腔起搏系统。但由于手术难度高,对手术操作者及随访程控管理要求更高,术后还需要针对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以及终止后的满意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工作参数,若未发生过心律失常则应诱发室速及室颤,确认ICD诱发、识别及终止程序是否有效,所以院外“双心”康复也将是延伸服务的重点。
未来ICD也将朝着多方向发展,心内科心律失常亚专科团队也会紧跟国内外学术前沿,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开展新业务,进一步推动心血管诊疗技术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为百姓心脏保驾护航。
来源:心内I作者:徐婷婷赵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