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刀也能切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室运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成功为消化道早癌患者微创切除病灶,真正实现不开刀也能切除肿瘤。
58岁的李先生体检时查出:直肠发现一大小近3cm侧向发育型肿瘤。侧向发育型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肠肿瘤,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俨然一个定时炸弹,ESD能够将消化道癌前病变在内镜下一次性切除,做到治愈性切除。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周密讨论及准备,由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钟碧波和消化内镜室主管护师丁玲为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历时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完整剥离病灶,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提示为:结肠黏膜内癌,四周及基底切缘阴性,无需追加手术和放化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进食,五天顺利出院,患者及家属表示非常满意。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治疗癌症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进步,消化道早癌病灶切除无需开刀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近年来,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室成功开展数例ESD,标志着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知识链接
什么是ESD
ESD全称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目前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新型微创方法,可达到与外科手术一样的效果,它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ESD技术优势
1、不开刀、不破皮、创伤小、恢复快、易耐受、不改变消化道结构;
2、患者无需开腹手术,住院天数短,手术费用较传统手术低;
3、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同时一次也可以进行多部位治疗;
4、能够保证病灶的完整性,利于后期病理分析,判断是否将病变切除彻底,有利于评估患者愈后,对指导下一步治疗有决定性的作用;
5、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ESD可以根据早癌的部位、大小、形状和组织类型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
哪些病变适合做ESD
1、早期消化道癌;
2、食管、胃黏膜的黏膜内癌以及癌前病变;
3、黏膜下肿瘤。
孝感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钟碧波温馨提示:
以下患者是胃肠道高危人群,需每年查一次胃肠镜筛查早癌。
1、有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2、长期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如抽烟、酗酒、高盐饮食等;
3、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如腹痛、腹胀、便血、大便性状改变、大便习状况和性状改变等;
4、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等人群。
消化道肿瘤严重危害百姓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愈后、降低病死率和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在长期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今后将继续以精湛的技术、贴心的服务、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来源:消化内镜室
下一篇:惊险!一男子高空坠落“摔断”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