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穿刺活检 如何处理不确定结节
小王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经超声报告显示小王甲状腺左侧叶实性结节为TIRADS4A级。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小王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为“甲状腺结节可疑恶性”。令小王很疑惑的是,为什么已经做了穿刺活检,但还不能确定结节的性质?解释这个疑惑需要从甲状腺穿刺活检说起。
甲状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常用的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方法。医生使用细针穿刺甲状腺采集组织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该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癌细胞,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常见,通过超声检查可在普通人群中发现高达65%的发病率,其中约有10%是恶性的。
在细胞学检查中,根据细胞的形态、大小等特征观察组织样本中的细胞,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细胞。Bethesda甲状腺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BethesdaSystemforReportingThyroidCytopathology,TBSRTC)是一个目前被广泛运用的标准化报告系统,用于通过细针抽吸(FNA)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将细胞学结果分为6个类别,从良性到恶性不等。小王的检查结果属于不确定类别(BethesdaIII和IV),此类别表示细胞学上发现某些可疑细胞,但不能肯定是否为恶性。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为15%-30%,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其中恶性比例不足三分之一。
不确定类别的甲状腺结节是一个诊断上的难题,临床上的处理方法因多个因素而不同,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和超声学特征。对于不确定的结节患者,分子检测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作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避免不必要手术的工具。目前有几种分子标记物可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包括BRAF、RAS和TERT基因的突变分析,其中BRAF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最常见。这些分子测试可以帮助区分良性和恶性结节,并指导不确定结节患者的临床决策。此外,对于成人不确定类别的甲状腺结节进行第二次穿刺活检也被很多专家支持和认可。
甲状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对于不确定类别的甲状腺结节,可进行分子检测或第二次穿刺活检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