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会诊,北京妇产医院医生及时救治“熊猫血”之母胎血型不合溶血
5月19日,一名特殊的孕妇来到北京妇产医院母胎医学科门诊就诊,她是少见的Rh阴性血型。而在我国,Rh阴性血型比较罕见,仅占人群的1%左右,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种类,该血型又被称为"熊猫血"。
【如果准妈妈为Rh阴性血型(丈夫为Rh阳性血型),怀的宝宝为Rh阳性血型,则会导致准妈妈体内产生针对Rh阳性胎儿血型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再次怀孕极有可能发生胎儿宫内溶血】
更为特殊的是,这位“熊猫血“孕妈妈曾做过3次剖宫产手术,后两次手术的新生儿均出现了严重的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并导致了新生儿夭折。多次剖宫产的手术经历、一次次满怀希望后却又遭受打击,在她心中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因此,这次妊娠她格外紧张,并且选择了省会城市的医院进行产检,由于第一次怀孕时没有接受系统治疗,此次孕期监测的Rh血型抗D抗体滴定度维持在很高的滴度——1:512,胎儿出现血型不合溶血的风险很大!
在这位“熊猫血”孕妈怀孕32周时,与前两次如出一辙的情况出现了,超声提示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出现升高趋势,也就是说提示胎儿在宫内再次有溶血及贫血的情况出现,然而当时的产检医院并未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无奈的等待过程中,她偶然间看到北京卫视《生命缘》节目对北京妇产医院阮焱主任联合新生儿科、输血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会诊成功抢救母胎血型不合、胎儿重度贫血的成功案例,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她跟爱人来到了北京妇产医院母胎医学科门诊。
正在出诊的周建新副主任医师在听到这位孕妈妈的情况介绍后,立即为她开通了绿色通道并预约了当日下午的胎儿医学会诊号。在详细询问病史后,阮焱主任表示,为改善胎儿宫内情况、延长孕周及为新生儿换血赢得治疗时机,可能需要紧急宫内输血治疗,后续一些系列评估及治疗庞杂繁复,整个救治流程需要立即启动!门诊就诊当日,阮焱便与超声科副主任王莉取得联系,开辟超声会诊绿色通道,同时即刻为她完善入院前的化验检查。超声结果显示: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PSV)大于1.5MoM——意味着胎儿宫内重度贫血诊断较为明确,需紧急给予宫内输血治疗才能为后续治疗赢得时机、改善新生儿预后。于是,这位“熊猫血”在来院就诊的第二天便被快速收住院治疗。
5月21日,由于孕妇病情复杂、危重,O型Rh阴性血型血源稀少,母胎医学科立即提请医务处紧急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新生儿科、输血科、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检验科纷纷积极响应,共同商讨该名孕妇的救治流程及细则,从宫内输血时机、剂量、输血后监测指标、二次输血方案、终止妊娠时机,到输血科调剂前往中心血站的取血品种、时间、脐动脉穿刺时紧急化验出结果时间、新生儿换血容量等,甚至剖宫产术时为早产儿保暖暂时停止空调等护理抢救细节都在讨论内容之中,充分发挥了多学科会诊的高效性、有效性、人文性,利于共同完成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救治。
在多学科会诊的当天,母胎医学科即按照讨论意见为这位“熊猫血”孕妇的进行第一次宫内输血,为尽可能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打下基础。输血后复查胎儿大脑中动脉PSV较前有所下降——治疗有效!
5月24日,通过复查胎儿超声发现胎儿大脑总动脉PSV再次升高,表示经过第一次输血好转后,胎儿血型不合溶血再次加重,宫内贫血严重,需要第二次宫内输血。第二次宫内输血顺利完成,但孕妇的病情仍在一步步加重,5月26日,超声提示PSV进一步升高,并出现新的异常指标——胎儿心功能异常,各项指标均预示该名孕妇需要终止妊娠、提前剖宫产。但患者病情极为特殊,为保证合并严重溶血、贫血的早产儿救治的安全性,母胎医学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再次紧急会诊,尽可能找到对“熊猫血”孕妈妈跟她的“Rh血型不合溶血”的小宝宝双赢的治疗方案,经过各科专家商讨最终决定:次日清晨7:00,提早开台手术为新生儿抢救赢得更多机会,提前联系中心血站备足够量稀有血型红细胞、再次敲定剖宫产手术及新生儿换血、输血等治疗预案。5月27日清晨,手术室内各个兄弟科室共同努力,剖宫产手术顺利完成,新生儿气管插管、脐动脉、脐静脉置管顺利完成。
6月17日,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经过为胎儿换血治疗溶血,输血改善贫血,积极光疗退黄、改善循环、抗感染、合理喂养等治疗后,新生儿的各项化验、检查指标均好转,多次失去宝宝的这对夫妻终于迎来了宝宝治愈出院,出院体重2530g。出院当日,这位“熊猫血”妈妈及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母胎医学科阮焱主任门诊,对参与抢救的所有医务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历时近1个月,经北京妇产医院多学科会诊、多学科共同努力救治,母胎Rh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的孕妇得到了成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