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锦旗背后的故事
点击了解强院“三大战略”
2月6日早上交班刚结束,就看到两位阿姨笑容灿烂的走进了陈晓东主任办公室,手里拿着一面锦旗“医术高明,为民除疾”。原来两位阿姨是专程来感谢陈主任的,感谢他在疫情期间的耐心诊治,使她们缓解了患病的痛苦,顺利康复。
提到这两位已经康复的患者,陈主任仍然记忆犹新,她们可以说是节前疫情高峰期救治病人的代表。胡阿姨是在1月3日来院就诊的,她的病情比较复杂,不仅CT提示考虑病毒性肺炎、多发肺大疱形成,本身还有糖尿病、中耳炎等基础病,仅有单个肾脏,去年12月还经历了一次车祸,导致多处挫伤及两处骨折。胡阿姨的病情已经达到了住院标准,但此时我院的住院床位已经饱和,急诊留观持续满床,许多比阿姨病情更重的患者仍在侯床入院,综合考虑之下,陈主任决定以中药为主,结合抗炎、平喘等西药,对胡阿姨进行救治。
“没有住院,没有打针,就治好了我的病,我很感谢陈医生。”胡阿姨说道,“我阳了之后一直咳嗽、气喘,家人带我到惠州市中医医院急诊找陈主任看病。陈主任帮我询问,老院、新院都联系了没有床位。”胡阿姨信任陈主任的医术,请主任开好药回去就自己煲中药。第一剂中药喝完,胡阿姨感觉效果很好,她的朋友吴阿姨也有咳嗽等不适,经胡阿姨的推荐也来急诊科找陈主任治疗。
吴阿姨的胸部CT可见双肺散在病灶,考虑病毒性肺炎,吴阿姨没有其他基础病,陈主任采取了纯中药治疗手段。7天的中药疗程后,吴阿姨的病痛就已经完全缓解了。相比之下,胡阿姨的病情比较复杂,经历了一次复诊后,症状亦有明显缓解,1月15日复查的CT提示病灶较前明显减少。“这就是中医药治疗在抗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陈主任说道。
春节前的疫情高峰期,医护人员亦出现大面积感染,医院压力非常大。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发扬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抗疫精神,他们前仆后继、咬紧牙关坚持带病上岗,“我不坚守岗位、谁来救治急诊患者”这是急诊战士们的共同心声和决心。在陈主任带领下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尽早使用中医药治疗,使一大批轻型、中型患者通过急门诊治疗转危为安,不仅有效减轻了病患的痛苦,也减轻了医疗压力。
经历了疫情的这场狂风暴雨,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都有所成长,看到一张张康复的笑脸,听到一声声真挚的感谢,他们满心宽慰,他们为选择了这个职业而自豪。
供稿|急诊医学科周琰
主编|李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