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我院全力坚守健康防线
2022年12月初,随着新冠防控工作调整,医疗卫生系统面临大量人民群众感染病毒和医务人员感染减员的考验。我院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全体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听指挥、顾大局、尽责任、勇担当,全力确保新冠重症患者及普通群众的医疗救治需求,以实际行动守住老百姓生命健康的防线。
卫健局及我院领导至发热门诊调研
2022年12月份上旬,疫情重点工作转为医疗救治。发热门诊、急诊等一线科室面临着发热患者人数剧增的巨大压力。发热门诊日诊疗量高峰时达到
440
人次,是平常诊疗量的
5
倍,急诊日诊疗量也达到
400
人次以上。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医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优化急诊收治流程,加强医护力量,全力以赴,保证急诊救治体系正常运行。医院统筹全院医务人员,在全院医护人员深受病毒影响的情况下,组织了
67
名骨干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急诊科和各重症监护病房,重点保障这些重点科室,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应收尽收,尽最大努力收治患者
医务科、护理部深入临床一线,及时协助解决问题,打破专科界限,充分调动医院各种资源,确保患者收治渠道畅通。外科片科室收住轻型及没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普通型患者;内科片科室收住普通型、重型患者。加快病床周转和使用效率。在协调患者收治、抢救设备、人员调配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病区的特点,做到尽量,因地制宜,合理收治,保障医疗安全。尽管院内的医务工作人员超九成以上都感染新冠病毒,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以高效、快捷的方式处理患者,使大多数新冠感染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急救大厅救治场景
在疫情中,我院作为粤东的医疗高地,每天接收大量其他医院转来的急危重症患者。多数患者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心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合并新冠感染的老年人,极易进展成重症肺炎。由于病患数量多,病情危重,需要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支持,我院重症医学科及各个专科重症监护室迅速满员。
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场景
为提高我院的重症新冠患者救治,医院迅速部署筹建新的重症病区。在院部的统筹安排下,经多部门齐心协力,在10天内完成了我院一期5楼重症医学科一区的物资准备、设备调试、场地布置、人员组建及筹备工作,2022年12月31日正式开科。目前重症医学科一区开设24张病床,医护团队由各科的技术骨干组成,所有人员经过重症医学专业培训。病区内配置有呼吸机、无创呼吸机、ECMO等先进抢救设备。另外,我院原有的综合重症医学科也扩大到26张病床,加上心脏重症监护室、急诊重症监护室和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我院开设的重症床位已超过140张,平均在院重症患者130人以上,成为粤东重型新冠救治的中坚力量。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各临床科室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能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医院组织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肖玲主任医师和心血管病医院陈业群开展了重型新冠病毒感染救治能力提升培训。我院各科室医疗骨干3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以最新诊治指南为基础,联系实际病例,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观察要点、胸部影像学的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流程、分型标准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培训。重点讲解了新冠病毒感染的老年人合并有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病理生理基础和诊治要领。培训快速提高各科医生对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的综合能力,降低重症率,减少患者死亡。
开展全院新冠救治能力培训
为保障新冠病毒感染诊治的医疗质量,早期干预,阻止病情向重症转化,医院组织了一支由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和老年医学科等专家组成的新冠救治团队。负责各科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和救治。新冠救治团队成员在完成本病区的医疗工作后,到各个病区巡视和会诊。迄今,新冠救治团队共会诊指导患者115人次,常常错过就餐时间,忙到深夜。通过及时发现潜在重症患者,进行专业的评估,制定合理诊疗方案,联合护理专家团队,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俯卧位通气,改善患者低氧状况,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疫情期间,我院在保证新冠患者“应收尽收”的同时,还保障了血液透析、孕妇、肿瘤等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确保来院患者的日常诊疗需求得到满足。“汕医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指导患者俯卧位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