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急”先锋拼尽全力,24小时守护生命未停歇
2022年12月,与新冠病毒的三年拉锯战到了总攻时刻,随着感染患者的激增,骤增的急诊量碰上无可奈何的减员,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作为“最前锋”的急诊医学科全力以赴,扛下所有。在“黎明之前”,他们再次成为不“疫”样的急诊人!
急诊是医院的第一道门户,本就面临着很大的感染风险,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免疫力下降,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原以为急诊医学科会因为减员而打乱工作节奏,但所有人都在坚守,轻症的主动上岗,重症的短暂休息后迅速返岗,没有症状的在科室连轴转,嗓子说不出话来,就用肢体语言和患者沟通,顾不上自己家中的孩子、老人……“只要没有倒下,我就能坚持!”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急诊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们在诊室、抢救室、观察室之间来回奔波,接诊、抢救......
连续工作了近13个小时的汤小涛,其实也是拖着病体在坚持,虽然很累,但他说:“没有什么比救治患者更重要”。陈晓虎因为长时间工作顾不得吃饭喝水,出现了低血糖症状,但他也只是吃了口面包,就继续接诊。
分诊台护士黄天琼恨不得变成千手千嘴,虽然声音沙哑得已经达到“宝鹃嗓”级别,可她还是不断和各临床科室协调患者住院床位。
观察室的袁雪梅,连续20多天没有休息,大家都开玩笑的说她是“天选的打工人”,其实哪有什么天选,只不过是她咬着牙在与病毒战斗!
而右脚骨折的护士长卢姣也一边吃着退烧药一边拄着拐杖忙碌在工作岗位上。“这段日子,真的太不容易了!随着第一波感染高峰的来临,急诊医学科每日出诊次数是平时的2.5倍,留观治疗患者是平时的5.5倍,工作量的翻倍增长,持续高位运行,给医务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的考验。”有着15年工作经验、从不说累的护士长说出这些话,大家除了心疼,更是敬佩。
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每一位急诊人,都是医疗救治路上的“守护者”,拼尽全力,迎难而上,用生命守护生命,24小时不停歇,始终是百姓坚实的“医”靠。
撰稿:李晓炜
摄影:罗丹木
校对:罗丹木
罗丹木
精彩回顾
“连花清瘟”没抢到,怎么办?中医科治未病门诊来支招
江油首家【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啦!
【互联网医院】就医高频问题“快问快答”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