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中药奇蒿含独特的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单体化合物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良院士团队周华教授关于中药奇蒿成分的独特抗炎机制解析的研究成果在《PharmacologicalResearch》(中科院JCR期刊分区小类1区)发表。研究人员使用高内涵成像技术对不同中药单体进行抗炎化合物筛选并进行抗炎机制研究,首次发现传统中药奇蒿(Artemisiaanomala)(图1)中提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AA-24(图2)体内外通过NF-κB信号通路选择性抑制末端合成酶微粒体前列腺素E2合酶-1(mPGES-1)水平,从而降低炎性前列腺素E2(PGE2)释放,并促进M0型巨噬细胞由炎性M1表型向抗炎M2表型转化(图3),降低小鼠炎症足肿胀水平,发挥抗炎作用,据此推测,中药单体AA-24在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方面有巨大开发前景。
【图1奇蒿(Artemisiaanomala)】
【图2AA-24化学结构式】
【图3AA-24抗炎机制图】
目前
,临床使用环氧合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NSAID)缓解炎症相关疾病。
但是,NSAID在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2-前列腺素E2(COX-1/2-PGE2)治疗炎症性疾病的同时,易增加心血管和胃肠道出血风险。
已证明通过抑制mPGES-1来抑制PGE2生成,是替代NSAID治疗炎症疾病的新思路。
供稿:刘良院士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