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新冠 中医有“招”|针灸科支招:刺络放血、刮痧可退热止咳
近期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冬季流感的来袭,造成发热、咳嗽、咽痛的患者日益增多,药物治疗是许多患者首选方案,但药物的供不应求成为难题。为此,我院针灸科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的中医外治适宜技术,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刺络放血
刺络放血以“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为主要治疗原则,主要是指使用特殊针具刺破机体特定腧穴或反应点、局部病灶皮肤、体表脉络,通过排出瘀血,使邪随血出,从而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达到以下作用:
一、解热
一、解热
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属于温热疫毒,夹杂风寒侵入人体,迅速入里化热,表现为高热。
选取大椎、少商、耳尖等穴,刺血令热随血出,外泄火热。
二、利咽
中医认为,咽喉肿痛多因为风邪、火热、寒邪、疫毒等因素为患,但总属热毒为多。选用少商、商阳、耳尖等穴,以达清肺利咽、通络止痛。
三、止痛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刺络放血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止。
经络刮痧
刮痧通过刺激皮肤、络脉而产生痧象,从而激发机体卫表阳气、推陈出新、驱邪外出,保持和调整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同时皮毛有直接呼吸和排泄的作用,通过皮肤的刮拭能发使体内的淤血浊毒排于体外,起到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一、发热
刮痧部位:肩胛环、肘窝刮、项三带、曲池穴、合谷穴,其中项三带以大椎、肩井为重点,出痧后配合拔罐,可加速退热。
二、咳嗽
刮痧部位:膻中刮、肩胛环等
三、咽痛
刮痧部位:廉泉穴向胸骨上窝、颈根部刮拭
刮痧部位:廉泉穴向胸骨上窝、颈根部刮拭
温馨提示
1、刺络放血是专业的医疗手段,不宜在家中操作;刮痧疗法如未经过学习,一些大血管密集的部位如颈部、肘窝等,如无专业医师指导,也不宜随意进行。
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
针灸科简介
我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建设单位,韦贵康国医大师工作站建设单位。科室秉持“扬岐黄之术,佑百姓健康”理念,多年来致力于中风偏瘫疾病、疼痛相关疾病、肥胖内分泌疾病、骨关节疾病、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及亚健康疾病的诊疗,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专科。
门诊地址及电话
门诊地址:门诊综合楼2楼针灸科诊室
科室电话:0770-2225145
技术骨干
罗钰莹
医学硕士
针灸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广西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曾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进修学习。善于运用各种针刺、艾灸等多种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偏头痛、面神经炎、失眠、慢性胃肠疾病、颈肩腰腿疼痛、中风偏瘫、三叉神经痛,以及痛经、不孕症、排卵障碍等。
广西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曾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进修学习。
善于运用各种针刺、艾灸等多种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偏头痛、面神经炎、失眠、慢性胃肠疾病、颈肩腰腿疼痛、中风偏瘫、三叉神经痛,以及痛经、不孕症、排卵障碍等。
供稿:针灸科杨鹏
校对:孔艳梅
与文明牵手,与文明同行。
廉洁行医,拒腐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