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食补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在中国各地“冬至”当天有吃饺子、汤圆、牛羊肉汤等过节的习俗,以此驱除寒冷。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季调养是我国传统民俗。中医“春生、夏章、秋收、冬藏”,在冬季万物封藏的时候,顺应世界,是一年之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节。《易经》中有“冬至阳生”,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冬至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冬至食补
按照中医理论,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介绍食补食材。大家可根据自身身体症候和饮食习惯,选用相应的食材,让冬补更有效。
【
气虚
】
常见症候: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
补气食材: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
【
血虚
】
常见症候:面色白或黄而无光泽、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
补血食材: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对血虚证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
【
】
常见症候: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
补阴食材: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
【
阳虚
】
常见症候:面色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
补阳食材: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淡菜等具有补阳助火,对阳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
下面介绍一款适合阳虚人群的“羊肉汤”。
原料
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
1.原料洗净切块备用。
2.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
3.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加入锅炖至熟。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WINTERSOLSTICE
另外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防寒保暖,增衣被。适当的御寒锻炼和体育锻炼有益健康。老年人锻炼最好待阳光出现后,再外出活动,避免阳气过度的消耗。另外冬至锻炼切忌高强度的运动,推荐慢跑、打拳、舞剑等方式。
关注营养健康,活出精彩人生。
临床营养门诊随时欢迎您来咨询。
营养门诊时间:
周一、三、五上午8:00-12:00
周二、四下午14:00-17:00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陈慧
编辑:余迪
一审:陈继萍
二审:葛从军
三审:吴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