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一丨天气变冷,“卒”不及防
进入12月份,天气逐渐变冷,我院急诊卒中诊室接诊的脑卒中(中风)患者数较之前明显增多。脑卒中(中风)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季节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据统计,脑卒中(中风)在秋冬季节时发病率较夏季更高,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病。
一、为什么天气变冷会导致脑卒中高发?
1、气温变冷会导致人体生理发生全面的改变和适应,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脑血管。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压的异常变化会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增高,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
2、在寒冷刺激下,可以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体内激素分泌增加。造成血管张力升高,从而增加了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的发生。
3、天气寒冷导致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增加,血液粘滞度增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发生。
4、在睡眠状态下,血流缓慢,室内温度较低,容易发生脑血栓形成,从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生。气温骤变时,这一些生理反应更加明显,容易使一些老年人,卒中高危人群发生脑卒中。
脑血栓形成动图
5、遇寒冷刺激收缩后的使得脑血管侧枝循环供血不足,促进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生。
二、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
1、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中老年人群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应多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身体过度劳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
2、按时吃药,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指标,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使用降糖降压药物。勿擅自增减药物或停药。
3、健康饮食
少吃油腻及高盐高糖食物,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健康食品,如清淡烹饪的蔬菜、鱼肉、瘦肉、鸡蛋、豆制品、乳制品等。
4、调节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低落。
秋冬季,人们往往容易情绪低落,易焦虑、抑郁,进而出现心慌、多梦、失眠,从而诱发血压变化。因此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尽可能避免情绪波动是非常必要的。
5、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和高浓度酒精均会加剧血管老化和血管内壁损伤,体重指数过高和腹部肥胖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限酒、调整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可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6、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口角歪斜、言语含糊不清、胸闷、胸痛等异常信号及症状,应及时就诊。
温馨提示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在天气变冷时出现以上“中风120“三个症状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是患有脑卒中(中风),请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或拨打我院急诊电话(6678120)、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17384946120)电话进行咨询。
文/神经内科黎昌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