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声会影|第五届大湾区儿童神经与神经发育障碍(PNND)国际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22年12月9日至11日,第五届大湾区儿童神经与神经发育障碍(PNND)国际高峰论坛暨2022广东省医学会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发育障碍国际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儿童神经发育专委会成立大会暨2022年学术年会圆满举办。
基于广州市最新防疫指南,大会采用线下(广州白云宾馆)与线上结合形式,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大会吸引了广东省内儿童神经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领域工作者亲临,以及近六百名全国各地相关领域工作者线上注册参会。
会议首日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李丽珍副秘书长主持广东省基层医学会“儿童神经发育专委会”成立大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致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主任陈文雄汇报筹备情况,经选举投票,广东省基层医学会“儿童神经发育专委会”正式成立,陈文雄主任当选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李丽珍副秘书长主持会议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陈汝福会长致辞
广东省基层医学会“儿童神经发育专委会”成立
随后第五届大湾区PNND国际高峰论坛正式拉开帷幕,由王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瞿琼香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麦坚凝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廖建湘教授(深圳儿童医院)、林广裕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陈光福教授(深圳市龙华妇幼保健院)担任主持。
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向军
“以“癫痫”为主要表型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实践和探索”
陈向军教授分享了自身免疫脑炎的概述、核心表型分类,强调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绝不是成人版的简单复制,提醒临床诊治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责任抗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系。
二、武汉儿童医院孙丹
“免疫基因突变相关的CNS炎症疾病”
孙丹教授探讨了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遗传易感性、NLRP3基因突变与脑炎和与ADA2基因突变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强调识别相关免疫基因突变与CNS炎症疾病的精准治疗重要。
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邱伟
“儿童GFAP脑炎”
邱伟教授围绕一个典型病例讲述了儿童GFAP脑炎,包括疾病概括、病因病理、临床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特别分析了儿童与成人GFAP脑炎各自特点。
四、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龙友明
“视神经炎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龙友明教授介绍了神经免疫疾病的精准分类,围绕视神经炎相关生物标志物,详细讲解了视神经炎的4类亚型及与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陈文雄
“儿童神经免疫疾病诊治进展”
陈文雄教授分享了中枢(抗NMDAR脑炎、NMOSD等)及外周(格林巴利、重症肌无力等)常见神经免疫性相关疾病的概述、发病机制、临床诊断/评估,及当前治疗研究方面新进展。
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小晶
“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诊治进展”
李小晶教授讲述了儿童视神经脊髓炎的疾病概括、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分享了本中心儿童视神经脊髓炎使用免疫吸附治疗的宝贵经验。
下半场由刘志刚教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和朱建萍教授(中山市博爱医院)担任主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侯池医生及吴汶霖医生分别汇报相关疑难病例。钱旭光教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何颖慧教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操德智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王优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分别给予了精彩点评。
会议第二天
开幕式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主任陈文雄主持,广东省医学会蓝岚副秘书长及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张智伟教授分别致辞。
蓝岚副秘书长致辞
张智伟教授致辞
陈文雄教授致辞
接着由陈文雄教授、陈燕惠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翟琼香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钟建民教授(江西省儿童医院)和高媛媛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议题主持。
一、加拿大BC儿童医院AnitaDatta
“当代癫痫女性关爱:从过去到现在(ContemporaryCareforYoungGirlsandWomenwithEpilepsy:ProgressfromPasttoPresent)”
Anita教授从性别差异引入,讨论了癫痫女性在当代的困境与相关解决方法,特别涉及了抗癫痫药物对孕妇和下一代的影响。最后,Anita教授还给出了对癫痫女性的建议。
二、香港儿童医院SheilaWong
“Casesharinginneurometabolicdisease:Intheeraoftreatableneurometabolicdiseases”
SheilaWong教授分享了多个临床罕见的疑难病例,解析了罕见的神经代谢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及可及性的基因治疗,提出了“老病新治”的可能。
三、香港儿童医院Cheuk-WingFung
“Crosstalk:InheritedMetabolicDisordersandNeurology”
Cheuk-WingFung教授阐述了遗传代谢病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精准诊断与治疗的挑战。希望未来建立完善的基因组学筛查,发现更多具有新机制的新基因,以及新的可及性的治疗方法。
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姜玉武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
姜玉武教授重点阐述了癫痫的治疗策略—“顶层设计”,介绍了发育性癫痫脑病的治疗进展,包括癫痫的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外科治疗。
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尹飞
“儿童遗传性智力障碍”
尹飞教授讲述了遗传性智力障碍病因(染色体遗传、单基因病和多基因/表现遗传)的最新研究进展,解读了遗传学病因诊断策略专家共识;强调建立规范化诊断流程,最终优化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的诊疗策略重要。
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陈文雄
“自身免疫性癫痫:定义、诊断及治疗的新认识”
陈文雄教授重新解读了自身免疫性癫痫的定义、临床表现、筛查诊断和治疗预后。临床上对自身免疫性癫痫全面的评估非常重要,APE评分在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后需尽早启动以免疫治疗为核心的治疗。
七、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周列民
“肿瘤致痫性和ASMs选择(TumoralEpileptogenicityandASMsChoice)”
周列民教授讲述了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启动,明确诊断后早期使用,其治疗目标为实现无发作、最小的可耐受大的副作用,从而提高生活治疗,重点讲解了各类脑肿瘤相关癫痫抗癫痫药物的精准选择。
下午精彩继续,由李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子怡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建民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阮毅燕教授(广西妇幼保健院)、罗向阳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李小晶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别主持。
一、深圳儿童医院廖建湘
“生酮饮食疗法新进展”
廖建湘教授归纳总结了生酮治疗的最新文献,解读了生酮饮食疗法的最新进展。廖教授了强调早期进行生酮饮食治疗,及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
二、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廖卫平
“GeneticDependence:PrincipleofGenetics”
廖卫平教授从遗传依赖的依赖性、依赖量和依赖期三个方面阐述了遗传学原理,解析了新致病基因的发现及理论基础。
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彭镜
“癫痫综合征新分类”
彭镜教授对比解读了癫痫综合征多个纬度下的新分类,更新的术语对临床治疗预后的影响,进一步驱动病因学、发病机制研究及新的分子研究治疗方法的可能,强调癫痫综合征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
四、武汉儿童医院刘智胜
“抽动障碍专家共识时间轴十年解读”
刘智胜教授详细介绍了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共患病情况,及抽动障碍的综合治疗理念,着重解读了2012年到2022年十年间国内外抽动障碍的专家共识。
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彭炳蔚
“婴儿癫痫痉挛综合征:基于ILAE新指南的临床实践”
彭炳蔚教授首先解析ILAE新指南中对婴儿癫痫痉挛综合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进而探讨了基于本中心IESS临床实践研究,提示病因是决定IESS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更好的治疗决策。
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朱海霞
“儿童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朱海霞教授讲解了本中心儿童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探讨了OMS的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强调提高OMS的识别率和长期预后是当务之急。
最后,由李宏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梁惠慈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常燕群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持了精彩的疑难病例汇报。六个精彩疑难病例分别来自张宇昕教授(广东省人民医药)、田杨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栋方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叶园珍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李建伟教授(东莞市儿童医院)和郑可鲁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点评专家何素丽教授(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潮南民生医院)、彭倩教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周细中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李花教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中心)、余韶卫教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和刘芳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
会议第三天
会议的最后一天,内容依然精彩纷呈。由贾飞勇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和周水珍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玲教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查彩慧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杨思达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持。
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郑毅“ADHD诊疗进展”
郑毅教授解读了ADHD的各国最新共识,旨在提供ADHD相关的最新和准确的信息,以及为临床诊治提供大量的、严谨的证据支持。
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廷玉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诊治进展”
李廷玉教授分享李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谱的异质性,重点解读了中国多中心儿童ASD研究项目(CMCAP)的分析结果及全国多中心ASD患儿课题研究结果,强调了ASD的照护者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三、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玉凤
“整合医学与儿童神经运动发育障碍性疾病”
杨玉凤教授首先分享了整合医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及意义,讲述了整合医学的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强调儿童运动发育障碍的多学科协同诊治与干预的重要性及面临着各种挑战。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邹丽萍
“儿童神经血管性疾病诊疗进展”
邹丽萍教授详细介绍了脑小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分型和临床特征,以及神经血管耦联机制,强调关注精神行为异常与神经血管偶联可能的相关性,需对儿童脑小血管病加以关注。
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章依文
“有氧运动在ADHD治疗中的应用”
章依文教授讲解了有氧运动作为一项ADHD干预方案的循证依据,并介绍一项“医体结合”多动症儿童有氧运动项目,强调有氧运动有效但需要专业指导,见效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
六、深圳市儿童医院杨斌让
“学习障碍诊疗进展”
杨斌让教授讲述了学习障碍的疾病概述、诊断和治疗,总结了缺陷拼音文字阅读障碍是其主要原因,语素意识缺陷中文阅读障碍是其核心认知缺陷,并且强调了早识别和矫治的重要性。
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唐亚平
“AbnormalNeuralWiringintheBrainofASD”
唐亚平教授阐述了有关自闭症神经环路的研究,研究中在ASD相关动物模型当中首次发现与ASD相关特异性的异常神经环路,可能与ASD致病病机相关。
中午,陈文雄教授主持了2022广东省抽动障碍协作组年会暨广东省抽动障碍协作组两江(江门、阳江)区域协作组成立大会。
会上宣布广东省抽动障碍协作组两江(江门、阳江)区域协作组正式成立
区域协作组组长陈艳娟教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致辞
在随后的论坛中,欧婉杏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黄赛君教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林海生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肖华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黄晓利教授(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宁书尧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及张雅妮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主持。
部分主持人
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邓红珠
“ASD早期识别”
邓红朱教授详解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5项早期行为标志和其它的早期指标(生物学指标、遗传标志物、及脑影像学指标等),强调准确有效的筛查工具对于早期检测至关重要。
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金宇
“幼儿园在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融合促进的家校合作模式”
金宇教授分享了家校合作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幼儿园融合的促进作用,强调了家长参与教育康复和家庭资源对ASD儿童的积极作用,讲述了搭建家校沟通平台的重要性。
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军亮
“儿童神经血管性疾病外科干预进展”
李军亮教授分享了本中心322例儿童神经血管性疾病外科干预诊治的宝贵经验,强调诊治遵循规范化:检查诊断需要“大胆怀疑,谨慎排除”,治疗需要“个体化治疗”。
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鸿圣
“儿童卒中性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
刘鸿圣教授从影像学表现出发,重点对比分析了儿童动脉缺血性脑梗死、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烟雾病及出血性卒中的临床影像诊断要点。
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石凯丽
“217例儿童脑卒中临床分析”
石凯丽教授详细解读了本中心217例儿童脑卒中临床分析,内容涵盖了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等多个方面。对一些儿童脑卒中早期治疗及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王秀英
“儿童神经血管性疾病脑电表现”
王秀英教授以本中心多个临床病例深入浅出的解读了儿童神经血管性疾病(脑梗死、脑出血和烟雾病)的脑电表现、与相关预后的相关性。
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陈文雄
“ASD家庭干预”
陈文雄教授讲解了ASD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与家庭干预介入,中国低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家庭干预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孤独症家庭训练的方法:从核心症候到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
最后,由陈文雄主任主持了会议闭幕式。
本次大会旨在分享儿童神经与神经发育障碍领域新进展,提高国内各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和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在陈文雄教授携其团队与会务的共同努力下,为全国各地儿童神经及神经发育相关领域的同道带来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第五届大湾区儿童神经与神经发育障碍(PNND)国际高峰论坛暨2022广东省医学会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发育障碍国际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儿童神经发育专委会成立大会暨2022年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END
文/神经内科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