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医意| 拼免疫力的时代来了,三九“灸”起来
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
“免疫力”最近在朋友圈刷屏了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你的免疫力足够抵挡病毒吗?
到了拼免疫力的时代,提升自我免疫力变得尤为重要。夏有“三伏”,冬有“三九”。今天小编来科普一下,什么是三九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人必须顺时而生,应时而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冬至是阴寒盛极之日,也是一阳初生之时。因为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所以选冬至作为“三九灸”时间的开始,就是顺应这种自然界阳气初生的作用,以助人体阳气的生成。
什么是“三九天”?
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此时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容易气血不畅,养生宜大补阳气。这时候不补充阳气,就很容易有湿气、寒气入侵,从而引发各类疾病。
什么是“三九灸”?
就是在“三九天”进行艾灸,给身体补充阳气,就像体内有个“小暖炉”,能帮助身体调理去除寒湿。
在“三九天”行艾灸或贴敷穴位,能够温阳固表,祛风散寒,并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三九灸”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在农历“一九”“二九”和“三九”的期间进行灸疗。夏病冬治的“三九灸”与冬病夏治“三伏灸”互为补充,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美名。
为什么要做“三九灸”呢?
在一年中阴气最盛的“三九天”,使用辛温走窜、逐痰通经的10几味中药,用鲜榨姜汁调和制成膏剂,贴敷于相应腧穴,有驱寒除痰、扶正祛邪的功效,起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
尤其是女孩子,千万别错过。因为女性属阴,天生体寒,一到冬天,大多数姐妹都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寒宫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个黄金保养期进行调理哦~
哪些人不可错过三九灸?
01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体虚容易感冒者。
02
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
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泄泻等。
03
有疼痛性疾病的人群
风寒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病、关节炎等。
04
小儿体虚的人群
经常感冒咳嗽、小儿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遗尿、流涎等。
05
有妇科疾病的人群
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乳腺增生等。
06
其他
包括怕冷,免疫力低下,夜尿频多,空调病等虚寒性疾病。
三九灸虽好
这些人群不宜进行
1.孕妇、2岁以下幼儿禁用。
2.急性发热、咽喉发炎、咯血、哮喘持续状态禁用。
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禁用。
4.皮肤有疱疹、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禁用。
5.对各种外敷药有较严重过敏者、及瘢痕体质禁用。
6.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有并发症者禁用。
贴敷期间
不能忽略的细节:
●贴敷后勿贪凉,忌洗冷水澡,忌大量出汗。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轻度瘙痒为正常现象。
●贴敷时间:儿童为0.5-2小时,成人为2-4小时;具体的贴敷时间应该根据贴敷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贴敷后若出现刺痛、瘙痒、灼热等不适,应立即取下膏药,禁止抓挠,如出现红肿水泡,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
●贴敷后禁食煎炸、海鲜、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肥甘厚腻、生痰助湿食物。
“三九灸”义诊活动来了
为进一步给广大群众普及三九灸贴敷作用,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将开展“三九灸”宣传咨询及义诊活动,欢迎大家到场参加!
01
活动时间
12月12日上午10:00-12:00
02
活动地点
海南省人民医院新门诊一楼大厅
03
活动内容
1、免费行三九灸预贴治疗
2、中医疗法介绍(铺灸、耳穴压豆、艾灸、针灸等)
3、免费中医体质辨识
4、防治新冠中医疗法宣教
04
义诊专家
王家辉主任医师、周松晶副主任医师、史佳副主任医师、黄珊主治医师、陈思环主治医师、洪桂花主治医师、唐林主治医师、杨长青主治医师、杜薇主治医师、吕彦君主治医师、黄妍丽护长等医务护理团队。
(义诊专家以现场为准)
体寒怕冷
做三九灸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三九灸贴敷时间、地点
2022年-2023年贴敷时间:
预备贴
2022年12月12日(周一)(现场义诊免费贴敷)
一九贴
2022年12月22日(周四)
二九贴
2022年12月30日(周五)
三九贴
2023年1月9日(周一)
贴敷地点:
中医治未病门诊
地点:秀华路19号海南省人民医院内科楼3楼
咨询电话:0898-68654153
贴敷时间:8:00-12:00、14:30-17:30
中医科病房医生办公室
地点:秀华路19号海南省人民医院综合楼4楼
咨询电话:0898-68610352
贴敷时间:12:00-13:00、17:30-20:00
中医科简介
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历经60余年的风雨沧桑,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及历届院领导的关怀、全院各个部门同仁的协助,依托海南省人民医院高水平的综合医院诊疗平台,充分展现祖国医学的独特魅力,以中医药独特的疗效优势,为医院乃至全省人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逐渐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
来源/中医科黄千千
编辑/潘丽云
审核/冯琼
责编/吴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