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新院|“达芬奇”机器人助力,儿童胃肠外科手术创新高
近日,在增城院区手术室,胃肠外科曾纪晓主任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为一位不到5个月大的先天性巨结肠宝宝做根治手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助力曾主任在宝宝极为狭小的腹腔和盆腔内精准的分离病变直肠和结肠,借助机器人,手术团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患儿的泌尿、生殖功能,并且可以分离到盆底极低的位置,而从肛门的手术操作只需要分离0.5-1厘米即可切除病变肠管,避免了既往因肛门操作多而可能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手术不到2小时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不足1毫升。
曾纪晓主任主刀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巨结肠根治术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顽固性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因为胚胎发育时期肠神经嵴细胞分化、迁移、发育等过程出现障碍,而导致远端肠管黏膜下和肌间神经丛缺乏神经节细胞,使患儿出现进行性便秘、腹胀、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患儿死亡,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唯一能够根治疾病的方法。
机器人辅助吲哚菁绿荧光导航下巨结肠根治手术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儿童胃肠外科,连续两年被评为“广东最强科室”,拥有床位50张。胃肠外科团队始终坚持“微创与精准”手术理念,不断勇攀微创手术高峰。2022年10月曾纪晓主任作为首席专家以“儿童普通外科基于常规器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获得“广州市临床特色技术”项目,标志着胃肠外科在“追求极致微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认可。
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操作系统后,曾纪晓主任带领胃肠外科团队开展了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等多种机器人微创手术,此次成功完成5月龄的先天性巨结肠机器人辅助根治手术,是目前国内接受同类手术年龄最小的患儿之一。
机器人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儿童胃肠外科可借力机器人系统,更加高效、精准的完成各类儿童普通外科复杂疑难手术,将推动专科微创手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在此基础上,胃肠外科团队不断拓展机器人手术受益患儿年龄和疾病治疗范围,践行中心“仁心善术、惠泽妇儿”的使命,将微创技术与精准医学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普通外科,让更多患儿能够享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带来的福利。
END
来源: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