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之花”在气道内绽放 ——四川首例硬镜下气管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
近日,在科室主任李玉英教授的带领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了1例气管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这是四川省内首次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大气道疾病的成功案例。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我省在该项医疗技术领域的空白。
今年9月,50岁的王先生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后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王先生总是感到呼吸困难,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每天都过得很煎熬。11月12日,王先生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气道创伤后瘢痕狭窄。
患者手术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介入专家们经讨论后认为:“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患者的气管病变部位容易反复形成肉芽及瘢痕,难以根治,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能较大程度地减少瘢痕,降低复发率。”
11月16日,介入团队的专家们通力合作采用低温等离子电极精确磨削消融气管内瘢痕及肉芽组织,在短短30分钟之内完成了原本传统技术需要两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在术后即刻得到缓解。
患者手术后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原理是使病变部位的组织形成并进入等离子态,然后逐渐消融气化并排出。因温度较低,避免了对组织的过度损伤和瘢痕的再次形成。”李玉英教授介绍到,“与原本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手术精确度高、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不易形成瘢痕等优点,目前正逐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科普小Tips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崭新的物理治疗技术,由于其临床优势突出被用于耳鼻喉科、骨科等的微创手术中,但由于气管和肺部的结构特殊,手术条件要求较高,该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在气道手术中使用。
近年来由于硬质气管镜的广泛使用,有专家利用这种术式研发了该技术在大气道和肺部使用的专用设备,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使得该技术在北京、上海等地区逐渐开始应用于气管疾病。
该技术在呼吸介入领域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电刀、激光、微波等传统技术的不足,并逐渐呈普及化趋势,专家普遍认为该技术代表了呼吸介入领域的先进水平。西南医大附属医院在四川省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大气道介入手术,对提升地区呼吸介入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便民小贴士
李玉英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尤其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COPD,哮喘,肺癌,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的诊治。
文/陈猛、谢桃、张鹤
图/科室提供
校对:王扬勇
主审:王伊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儿童鼻出血
丨
助眠新星
丨
性教育
丨
脑动脉瘤
丨
横纹肌溶解症
丨
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
丨
毒蛇咬伤
丨
青少年抑郁症
丨
消炎药与抗生素
丨
减肥针
丨
野生蘑菇中毒
丨
辣味科普
丨
体检问题
丨
妇科问题
丨
野菜中毒
丨
外阴白斑
丨
孤独症儿童
丨
饮酒健康
丨
泌尿系结石
丨
无痛人流
丨
春节就诊指南
丨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丨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
丨
龙虾手
丨
淋巴肿瘤
丨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丨
血儿茶酚胺测定
|
高血压
|
苦瓜中毒
|
孕期超声检查
|
入院注意事项
|
孕妈妈“黄码”咋个办
|
核酸检测
|
脊柱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