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炎症性肠病和平共处——消化内科开展“2021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健康讲座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WorldIBDDay),旨在唤起公众对这一长期、致残性疾病的认识。在我国,炎症性肠病(IBD)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但因为容易被漏诊、误诊,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环境、遗传及肠道微生态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肠道异常免疫失衡有关。目前来说,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高,全球有超过1000万患者,我国的发病率为1.77/10万~3.14/10万。
为了使广大患者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炎症性肠病,在疫情当下更好地进行自我防护和治疗,丽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IBD团队在5月18日进行了公益义诊,5月19日举办了IBD健康讲座,同时邀请IBD病友来分享经验,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5月18日下午在丽水市图书馆老年分馆开展的公益义诊活动中,消化内科朱雅碧主任,营养科李家新主任及陈阳阳营养师为患友们提供健康营养咨询。义诊现场,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5月19日上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10号楼会议中心举行IBD健康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分五部分。
Part1:
带你了解炎症性肠病
消化内科主任、丽医IBD团队负责人朱雅碧从IBD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到治疗,都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揭开了IBD的神秘面纱,让大家对炎症性肠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Part2:
疫情当下,IBD患者如何进行防护和冶疗
张剑美医生从新冠相关知识到当前疫情现状,讲到疫情对IBD患者易感性和治疗的影响,教大家如何进行日常防护、疫苗接种和疾病冶疗。经此一学在当前环境下,相信大家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防护和治疗,做好自我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治疗炎症性肠病。
Part3:
IBD患者饮食自我管理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IBD患者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消化内科护士长田伟珍给大家介绍了饮食与IBD的发病关系、饮食的注意事项、饮食的自我管理,让大家知道了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不能吃。IBD患者可以通过注意饮食减轻疾病症状,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促进疾病的恢复。因此,合理饮食,保持适当的营养,对疾病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Part4:
患友经验分享
本次参加讲座的,很多都是多年的老病友,他们也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求医经历、治疗体会和生活经验,并且提议组建志愿者团队、优化就医流程等,大家互相鼓励,进一步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Part5:
抢答环节
讲座的最后,是抢答环节。患友们都积极踊跃抢答,既获得了精美小礼品,又带大家再一次巩固了今日所学内容。
本次健康讲座,从炎症性肠病疾病知识讲解,到疫情下患友们的自身防护和治疗,以及饮食的指导,再到患友们的经验分享,都加深了大家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增强了大家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医患的共同努力,相信患友们都能与炎症性肠病和平共处。
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诊冶中心简介
炎症性肠病诊冶中心成立于2014年,在炎症性肠病及疑难小肠疾病的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丽水地区最早开展规范性炎症性肠病诊冶的单位,2020年被选定为丽水市首家生物制剂输注中心,更加规范地进行生物制剂的输注及管理。
消化科专家门诊时间
朱雅碧
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炎症性肠病亚专科主任
温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四全天,215诊室
来源丨消化内科
文字丨蒋一微、张剑美
图片丨朱艳、蒋一微
审核丨舒海军